112學年度傑出校友系列報導》夏復國:建構水域時間序列研究、協推海洋永續發展
類別:學術研究類
系級:海洋生物研究所(現海洋科學系碩士班)75級
現職: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夏復國碩士班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取得馬里蘭大學(UMD)河口及環境科學博士,專業領域為微生物生態學及水域系統生態學。他曾榮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日本生態學會研究獎及國立臺灣大學年輕學者獎。現任國科會自然處海洋學們召集人、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台灣集水區水資源與生態-社會學功能變遷的趨勢-變異分析計畫(111-113年度)總主持人及國科會自然處社會生態系統核心觀測站規劃計畫(111-113年度)協同主持人。
【校責中心提供】永續發展是當下全球關注議題,也讓環境生態保育成為近年政府與學術領域積極應對重心。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兩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同時也是當前國科會自然處海洋學門召集人的夏復國,長年投入臺灣水域生態及海洋學界學術研究,為國內累積大量研究數據,作為後進實驗及研究上的強力支撐。
夏復國大學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在當時社會氛圍下,原應進入中學擔任教職,然而對於喜愛大自然的他來說,常思考人生是否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因此在擔任數年助教且服完兵役之後,選擇進入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他回憶起當時在中山的生活,整個學校充滿了新成立的朝氣──也包含與原動物園比鄰而居的氣味,許多年輕教師剛從國外學成歸來,帶回很多西方科學研究的觀念,對他帶來深厚的影響。「To the Point﹗Be honest﹗這是做科學非常重要的態度。」夏復國特別強調。這樣的訓練也陪伴他學術生涯一路以來,永遠以開門見山與誠實的態度從事所有科學研究。
在海洋學界服務生涯中,夏復國最大的目標就是為國內海洋學建構一個基礎研究平台,透過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相關資料進行累積,也讓研究成果相互加成,厚實整個海洋科學研究環境的基礎。這樣的理念讓他長期致力於臺灣水域的「時間序列研究」(Time-series Study),包含1998年開始執行的「南海時間序列研究」(South East Time-series Study;SEATS),以及2004年起在翡翠水庫推動的「臺灣集水區生態與生地化研究」(Taiwan Watershed Ecology and Biogeochemistry Study;T-WEBS )。SEATS目前已是許多臺灣海洋科學家們共同投入與分享項目的助攻計畫,也是全球唯一位於熱帶邊緣海的時間序列測站。而T-WEBS長達20年對於臺灣湖沼生態系的觀測,則對國內環境生態及永續發展研究上累積了深厚豐富的臺灣水域科研資料。
夏復國認為國外在學術研究具有兩項優勢:基礎科學扎實、研究策略明確,因此建構完整的環境時間序列測站,是推動臺灣生態環境永續經營分析的重要關鍵!但其困難之處在於必須具備高量的研究人力和科儀器材,搭配長時間觀測紀錄,方能產出水域生態在物理、化學、生物等範疇之高品質核心參數。夏復國的生地化實驗室為國內唯一能完全承擔水系統時間序列站所有核心參數測量的實驗室,故肩負著臺灣水資源領域科研人才培育,及提供相關科學研究數據資料的重責。夏復國堅持進行時間序列研究有三個重要原因,首先長時序研究有助突顯臺灣在基礎科學研究面的成就,提升科學界國際聲譽;其次,長期資料累積也可吸引跨領域或跨國合作,作為年輕科研人員培訓平台和成長基地;此外,長達數十年以上的觀測資料庫也為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夏復國不諱言道,時間序列就是用時間青春和資金換來的,這些努力為臺灣水域科學發展奠定了無可取代的學術價值。
談到學術生涯中的挑戰,夏復國認為在學術研究這條路上,「找題目」往往是最困難的,但唯一克服的方式就是「Just do It!做就對了!」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在取得公費留學資格後,前往美國馬里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面對浩瀚無際的學術海洋,他坦言真不知該從何處開始,偶然機會下,與指導教授散步於實驗室旁Choptank River河畔,此時教授意有所指地說到「不如你就從這裡開始吧﹗」夏復國懵懵懂懂地就開始在此進行河口細菌的採樣和觀察,獨自透過各項科學方法,以及持續性的觀察紀錄,扎扎實實地完成了博士學位研究,無形之中也引導他走向時間序列研究的學術方向。夏復國鼓勵年輕學者不要怕失敗,透過多方面嘗試拓展合作機會,主動發掘議題、主動去做是成功的不二法門,「If you don’t help yourself , nobody will .」他如是說。
面對全球最受關注的氣候變遷和節能減碳議題,原已規劃退休的夏復國仍義不容辭接下多項國家重大永續學術計畫,結合2022年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成立「海洋能專題中心」,在其主導推動的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海洋生態團隊,針對海洋減碳與藍碳發展進行跨領域研究,以呼應黑潮發電的國家能源政策,以及海洋系統中的碳移除等中長期目標。夏復國也期望透過海洋減碳與能源發展,與母校國立中山大學創造更多合作。最後夏復國特別分享到,2000年首度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時,當時學術前輩許德敦教授特別勉勵他:從此他將從「教授(Professor)」變成一位「學者(Scholar)。」對其而言,一位學者不僅是擁有淵博的知識學問,更須具備「專業」、「修養」、「風範」、「道德」等四大要項,或許是這精神,他至今仍孜孜不倦地服務於臺灣學術領域,不僅為永續發展帶來重要貢獻,也開創了更好的國內學術研究基礎環境。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