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學經驗交流 應數系陳美如、公事所蔡錦昌教師社群分享
【教發中心提供】雙語大學,雙語該怎麼教?該使用全英語授課或是中英文共同進行?國立中山大學南區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邀請應用數學系教授陳美如及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蔡錦昌,分享雙語授課及EMI教學觀課及演示等經驗。
陳美如首先分享加入雙語授課行列的契機及收穫,以及從雙語授課所獲得的改變及進步。陳美如回想,開始雙語授課的契機是因爲執行系上的計劃,需要錄製影片協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的英語補充教材,因緣際會下將授課的方式調整為中英文共同進行。除了講授之外,也搭配許多隨堂測驗活動,讓學生即時練習課堂上學到的公式或觀念,遇困難時也能在當下給予幫助。同時提前錄製解説影片,讓學生得以在家自行複習,期許幫助看不懂英文原文書的學生,利用重複播片,在節省教師及學生的時間下,同時確保學生在課堂時間以外也能接觸英文。
雙語課程除了強調教師的英語(講授、教材、圖片及講義等)使用比例以外,也強調學生要有使用英語的機會。陳美如表示她鼓勵、但不強迫學生用英語提問及表達想法,傳授專業知識仍然是她課堂的第一優先,使用不同的語言只是傳達知識的不同方式。在雙語教育方面,陳美如期待能和學生一同繼續進步,若在初期就務求做到最好只會達成反效果,所以應該要給予自己進步的空間,穩紮穩打建立好課程的根基。在錄製講解影片時陳美如亦保持相同心態,一部影片只講解一道題目或一個觀念,減少出錯的成本,同時也確保學生不會被太密集的資訊淹沒。
蔡錦昌分享EMI教學觀課及演示之經驗,向與會教師分享進行教學觀課時抱持的心態,以及進行教學演示的基本觀念。蔡錦昌除了參與EMI計劃以外,同時也嘗試將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觀念融入EMI課堂。蔡錦昌提到一些參與教學觀課及演示需注意的地方,例如被觀課的教師需要確保與學生互動、使用英文授課比例、課程時間安排等項目等。而進行教學演示最好的方法即是確保自己做到最好,同時假裝觀課教師不在現場。在課堂進行方面,安排活動並與學生進行問答交流是幫助課堂保持有活力的好方法。從這些活動中,教師能確保學生理解課堂概念,也能瞭解學生對於學科的想法。
在進行教學觀課方面,觀課教師應注意的事項與被觀課時相同。蔡錦昌提醒,除了要觀察授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外,也可以觀察教師對於學生提問的回應方法,教師應以積極方式回應學生的疑問,並鼓勵學生對於不懂的地方踴躍發問。而在演示環節結束後,蔡錦昌呼籲觀課教師應儘早著手撰寫回饋,確保給予同儕教師最精確的評價。回饋内容同樣應該保持積極正面,提供有建設性及具體的建議,也可提供自己的做法供被觀課教師參考。同時在被觀課教師表現優異的部分,觀課教師可對其表達讚賞,同時也可以參考其特色,並應用在自己未來的課堂上面。
針對現場與會教師詢問,是否應選擇專業與自己相近的教師,以確保自己授課内容能被理解。蔡錦昌表示,專業相近的教師確實能在教學演示内容上獲得更大的共鳴,但若邀請學科不一樣的教師來給予自己回饋也能獲得不一樣的收穫,從不同學科的教師獲得的回饋,或許能看見自己之前忽視的盲點,對自己的授課風格有新的認識。同時,藉由來自其他系所觀課教師的回饋,教學演示教師也能獲得設計課堂的新點子,為課堂帶來新的變化。教發中心歐淑珍主任也藉機鼓勵與會老師參與EMI教師培訓,獲取教師知能與支持。
中山大學積極推動雙語教學,為能更全面幫助師生,多管齊下同步進行,包含規劃教師EMI教學能力提升,包含培訓計畫、國際合作及教學支援等;以及成立全英專班及規劃多元的雙語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英文。此外,中山大學教務長林伯樵同步大力推動與教育所合作,邀請教師共同參與雙語共備工作坊,探討如何設計符合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核心精神的課程,針對預計教學的內容、知識類型、語言使用時機及可行的教學方式等,以循序漸進方式讓學生由雙語授課逐步銜接全英語授課課程,建立雙語教學環境,達到中山大學培育優秀雙語專業人才的目的。南區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每學期規劃教師社群活動,期能增加教師間的互動交流,更多學生學習及教師增能活動,詳情請見計畫網站:http://best.tdc.nsysu.edu.tw/。
(公共事務組編修)
陳美如首先分享加入雙語授課行列的契機及收穫,以及從雙語授課所獲得的改變及進步。陳美如回想,開始雙語授課的契機是因爲執行系上的計劃,需要錄製影片協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的英語補充教材,因緣際會下將授課的方式調整為中英文共同進行。除了講授之外,也搭配許多隨堂測驗活動,讓學生即時練習課堂上學到的公式或觀念,遇困難時也能在當下給予幫助。同時提前錄製解説影片,讓學生得以在家自行複習,期許幫助看不懂英文原文書的學生,利用重複播片,在節省教師及學生的時間下,同時確保學生在課堂時間以外也能接觸英文。
雙語課程除了強調教師的英語(講授、教材、圖片及講義等)使用比例以外,也強調學生要有使用英語的機會。陳美如表示她鼓勵、但不強迫學生用英語提問及表達想法,傳授專業知識仍然是她課堂的第一優先,使用不同的語言只是傳達知識的不同方式。在雙語教育方面,陳美如期待能和學生一同繼續進步,若在初期就務求做到最好只會達成反效果,所以應該要給予自己進步的空間,穩紮穩打建立好課程的根基。在錄製講解影片時陳美如亦保持相同心態,一部影片只講解一道題目或一個觀念,減少出錯的成本,同時也確保學生不會被太密集的資訊淹沒。
蔡錦昌分享EMI教學觀課及演示之經驗,向與會教師分享進行教學觀課時抱持的心態,以及進行教學演示的基本觀念。蔡錦昌除了參與EMI計劃以外,同時也嘗試將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觀念融入EMI課堂。蔡錦昌提到一些參與教學觀課及演示需注意的地方,例如被觀課的教師需要確保與學生互動、使用英文授課比例、課程時間安排等項目等。而進行教學演示最好的方法即是確保自己做到最好,同時假裝觀課教師不在現場。在課堂進行方面,安排活動並與學生進行問答交流是幫助課堂保持有活力的好方法。從這些活動中,教師能確保學生理解課堂概念,也能瞭解學生對於學科的想法。
在進行教學觀課方面,觀課教師應注意的事項與被觀課時相同。蔡錦昌提醒,除了要觀察授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外,也可以觀察教師對於學生提問的回應方法,教師應以積極方式回應學生的疑問,並鼓勵學生對於不懂的地方踴躍發問。而在演示環節結束後,蔡錦昌呼籲觀課教師應儘早著手撰寫回饋,確保給予同儕教師最精確的評價。回饋内容同樣應該保持積極正面,提供有建設性及具體的建議,也可提供自己的做法供被觀課教師參考。同時在被觀課教師表現優異的部分,觀課教師可對其表達讚賞,同時也可以參考其特色,並應用在自己未來的課堂上面。
針對現場與會教師詢問,是否應選擇專業與自己相近的教師,以確保自己授課内容能被理解。蔡錦昌表示,專業相近的教師確實能在教學演示内容上獲得更大的共鳴,但若邀請學科不一樣的教師來給予自己回饋也能獲得不一樣的收穫,從不同學科的教師獲得的回饋,或許能看見自己之前忽視的盲點,對自己的授課風格有新的認識。同時,藉由來自其他系所觀課教師的回饋,教學演示教師也能獲得設計課堂的新點子,為課堂帶來新的變化。教發中心歐淑珍主任也藉機鼓勵與會老師參與EMI教師培訓,獲取教師知能與支持。
中山大學積極推動雙語教學,為能更全面幫助師生,多管齊下同步進行,包含規劃教師EMI教學能力提升,包含培訓計畫、國際合作及教學支援等;以及成立全英專班及規劃多元的雙語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英文。此外,中山大學教務長林伯樵同步大力推動與教育所合作,邀請教師共同參與雙語共備工作坊,探討如何設計符合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核心精神的課程,針對預計教學的內容、知識類型、語言使用時機及可行的教學方式等,以循序漸進方式讓學生由雙語授課逐步銜接全英語授課課程,建立雙語教學環境,達到中山大學培育優秀雙語專業人才的目的。南區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每學期規劃教師社群活動,期能增加教師間的互動交流,更多學生學習及教師增能活動,詳情請見計畫網站:http://best.tdc.nsysu.edu.tw/。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