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傑出校友系列報導》陳瑞彬:跨出舒適圈、走出自己的路
類別:學術研究類
系級:應用數學系學士班83級、碩士班85級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暨數據科學所教授兼副教務長
陳瑞彬碩士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統計學博士,專長領域為統計建模、統計與機器學習等。榮獲科技部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曾擔任科技部統計學門審議委員、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數學組學術委員等。現任《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Statistica Sinica》、《Journal of the Korean Statistical Society》3國際SCI期刊副編輯。2020年獲選全球三大統計協會之一的國際統計學會(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 ISI)之獲選會員(Elected Member),為全台18位獲選會員之一。
【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提供】對理科有興趣的陳瑞彬當年和多數高中生一樣,依照大學聯考分數填志願,成為中山應數系大學部第一屆學生,18歲的他並不是很清楚自己未來要走什麼樣的路。剛成立的應數系,教師多半剛從國外回來,專長領域包括數學、資工及統計,課程設計也涵蓋了這三種領域,多元彈性,和國內其他大學的應數系著重於數學專業很不一樣。一年級寒假,陳瑞彬到應數系圖書館工讀,美國普渡大學統計博士的羅夢娜教授開了些書單給他研讀,他在羅老師的帶領下逐漸走向統計領域。
當時應數系主任黃文璋教授與羅夢娜教授是中山有名的夫妻檔,黃教授對學生要求嚴格緊迫盯人,羅教授則溫暖親切諄諄善誘,兩人以校為家,全系師生感情融洽,有如大家庭。陳瑞彬回憶,系上很照顧學生,在個人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實驗室的電腦皆使用工作站等級。老師來自不同領域,現在中山資工系幾位資深教授,當年都是應數系的老師,應數系開設資工課程在當時是很少見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跨領域學習,擴展我們多元領域的視野!」
陳瑞彬在大學時期就展露學術研究的特質,大三開始跟隨羅老師參加學術研討會,大四修習研究所的課,在兩位恩師的調教下,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也是第一屆推甄直升研究所,「加上大學部第一屆,我在應數系有三個第一!」他笑著說。
陳瑞彬退伍後回來中山唸了一年的博士班,就在羅老師的督促下申請到美國UCLA攻讀博士。2003年高雄大學統計所成立,黃文璋擔任首屆所長,延攬陳瑞彬至高雄大學任教;後來陳瑞彬為就近照顧日漸年邁的雙親,2011年回到家鄉台南至成功大學任教。此時距離他進入中山應數系就讀,倏忽已過18個年頭,一路以來的成長與歷練、兩位恩師的用心與栽培,他點滴在心頭。
踏上學術之路,陳瑞彬十分感激黃文璋教授打開他在學術研究的眼界,「黃老師很早就鼓勵我,作研究不要只是發表論文,更要加入國際專業學會,才能在國際學術圈為台灣佔有一席之地,這是非常具有遠見的眼光!」因此,他參與國際研討會,不僅發表論文,還實地負責接待國外學者,擔任大會主持人、主辦會議等等,練就一身行政整合功夫。陳瑞彬目前是三大國際統計學會之一、國際統計學會(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 ISI)下屬國際統計計算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亞洲分會會長,2020年被推薦獲選為ISI會員,為我國在國際統計學界能見度作出貢獻。
黃文璋教授對陳瑞彬的另一個影響就是參與大學的行政工作,陳瑞彬升等副教授後,隨即擔任高大統計研究所所長,在恩師的帶領下,學習到行政運作以及系所經營,開啟教學研究之外,擔任行政職務的生涯。轉任到成大後,2018年擔任研發處校務資訊組組長,負責蒐集彙整校務資料加以統計分析,提供各級單位,作為校務創新改善的重要依據。2019年回到統計系接任系主任兼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2022年8月甫卸下系所主管職,又接任副教務長,負責督導教務處教發中心。一路走來累積行政經驗,讓他在大部分教授避之唯恐不及的行政工作中游刄有餘,也深入瞭解大學在時代的發展推進中,必須承擔的責任,「環境不一樣,大學也要作適當的改變」。
最後,提到統計系所學生的職涯發展,陳瑞彬表示,過去保險業對精算人才的需求大,統計系所畢業生多數進入保險行業。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統計作為工具應用到更多領域,數據分析、品質管理都需要統計人才,現在畢業生則多進入南科、竹科等科技業。他進一步分析,現今產業類型多元,資訊科學領域應用統計的範圍很廣,學生有更多職涯的選擇。以統計系博士班學生為例,走純理論領域者較少,大多是在職學生,因為工作需要學習統計,應用統計到專長領域去解決問題。
值此多元時代,陳瑞彬鼓勵學生要有開放的思維,不要侷限在本科系,多修習跨領域課程,讓自己的能力加深加廣,理工學院大學部的學生,可以依照個人興趣選擇實習、進實驗室,或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都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好機會。他也鼓勵學生出國交換,開拓國際視野,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假以時日,就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