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剖析霸凌受害雙重角色 中山跨國研究登國際期刊

台灣校園霸凌事件偶有所聞,大眾關注的焦點多為霸凌者或受害者,但兼為霸凌者與受害者雙重角色的學生則鮮少被關注。國立中山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及比利時根特大學合組研究團隊,訪談全國10名中學生及21名老師後深入分析,發現雙重角色者的發展可分為單一角色、雙重角色、雙重角色的反轉或終結三個階段,藉由了解雙重角色者的發展歷程,將有助於協助教師及輔導人員及時介入和制止。

這項研究結果登上國際期刊「兒童及青少年服務期刊」(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陳利銘指出,雙重角色者因為被別人欺負,同時也欺負別人,所要面臨的身心困境遠比單一角色的霸凌者或受害者來得嚴重;他們會轉變為雙重角色,主要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像是學生被欺負後,向同學或師長求助無門,轉而採用其他因應策略例如逃避、發洩情緒、反擊等也不見成效,被欺負與無效因應不斷循環,造成學生自我價值低落和負向情緒的累積。

「若一直沒有獲得師長協助,這些孩子會自己找出口,尋求其他因應方法。」陳利銘表示,根據訪談資料顯示,這些受害學生透過觀察模仿霸凌者的行為,也開始攻擊其他更弱勢的學生,以求能終止自身受害的狀況;透過這種方式,他們得以發洩情緒、提高自我價值感以滿足其內在需求。

中山教育所及比利時根特大學雙聯學位博士生宋宥賢提到,學生一開始都只是單一角色的霸凌者或受害者,而且是以受害者居多;接著進入雙重角色階段,也就是在被欺負的同時,也會去欺負更弱勢的學生;最後一個階段,則是終結雙重角色者(例如畢業或轉學)或是反轉回單一角色的霸凌者或受凌者。

另一方面,霸凌者也有可能轉為受害者。研究團隊認為,現行為人所知的反擊型霸凌,其實是一個不合適的概念,因為只包含了受害者反擊,無法包含霸凌者被排擠後轉變為雙重角色者的狀況,建議以霸凌雙重角色者來指稱同時霸凌別人、也被霸凌的學生較為適當。此外,反擊型霸凌在實務上經常被誤判,認為受害者學生也出手反擊,因此不是大欺小或強欺弱的勢力不對等狀況,因此不能被稱為霸凌,或者把受害者視為霸凌者來通報,這兩者都會造成誤判及通報上的錯誤,也會對後續處置及輔導造成不利影響。建議在行政通報、學務及輔導端,都應區辨出雙重角色者與單一角色者在形態及處置上的差異。

是否有方法可以改善雙重角色者的處境?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顏正芳舉例,激起對弱勢學生的同理心,或反省自身行為的適切性,都有助於降低雙重角色者的霸凌行為;至於同儕及成人的協助、轉換學習環境、反省及調整不當行為、學習捍衛自身權益並與原霸凌者進行適切對談溝通,則有助於改善雙重角色者的受害狀況。

比利時根特大學教授M. Valcke也提醒,成人及同儕協助是相當重要的,若成人及同儕無法提供有效協助,可能會讓單一角色(霸凌者、受害者)惡化為雙重角色者;反之,若成人及同儕能提供有效協助,不但有助於預防單一角色惡化為雙重角色,更能改善雙重角色者的霸凌或受害狀況,有助於終結雙重角色者或反轉回單一角色。

【附錄】
本研究歷時一年多,今年六月投稿國際期刊被接受,八月即獲刊於「兒童及青少年服務期刊」(SSCI)。第一作者為中山教育所及比利時根特大學雙聯學位博士生宋宥賢,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陳利銘為通訊作者,比利時根特大學教授M. Valcke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顏正芳為共同作者。
期刊網址href="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0740918300471">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074091830047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