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有求必應 許献平談有應公的前世今生

發佈日期: 2019-07-01
【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提供】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羅景文開設「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課程,在國立中山大學USR-B計畫「城市是一座故事館」與文學院支持下,舉辦「有求必應,有應公的前世今生」講座,邀請鹽鄉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許献平分享豐富的田調經驗與「有應公」相關知識。

有應公即為無主枯骨或無祀的孤魂幽厲,又常被稱為萬應公、百姓公、萬善公。許献平首先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有應公文化」,並從「鬼」的分類開始講起。許献平說,鬼分成兩類:有緣鬼魂是得到子孫祭祀的祖靈「善鬼」;無緣鬼魂則是未得子孫祭祀的厲鬼「惡鬼」。而有應公信仰的對象多半為後者,也就是大眾所說的「孤魂野鬼」,此外,「早夭未婚女性」的部分,在漢人文化與信仰中,祂們無法進「公媽龕」成為祖先,也無法享後代血食供奉,遊魂無歸宿,勢必成為厲鬼,最常見的解決辦法,便是大家熟知的「冥婚」,或者將其神主請進「姑娘廟」,同享人間煙火。

有應公廟的建立原因為何?許献平解釋,明鄭之後,臺灣是個移墾社會,移民主要來自中國閩、粵地區,橫渡黑水溝極度凶險,俗諺「六死三留一回頭」、「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便可看出其危險性。除了因「渡海悲歌」外,先民當時還面臨了開闢的艱辛、天災、疾病,人禍如戰爭、民變、械鬥等,在在損害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出現許多無所歸的「孤魂野鬼」,為了安撫這些鬼厲,各地因此建有有應公祠。

田調經驗豐富的許献平也分享許多有趣、艱辛,甚至是靈異的經歷,例如他採訪時曾一路身體不適,後來買些糖果銀紙祭拜有應公,忽然就不藥而癒;也曾在嘉義縣鹿草「余慈爺公」小祠,第一次看到勘比古代「十里紅妝」的大場面,一條道路兩旁是延綿不斷的布袋戲棚,還願的人數之多、場面之大,讓人嘆為觀止。

許献平提到,目前尚有許多待研究的有趣議題,像是臺灣的姑娘廟、外國人有應公廟、臺灣事件有應公廟、抗日祠廟、南瀛抗日祠廟、動物有應公廟等,鼓勵有興趣的學生一起研究,希望能夠有更多新血加入有應公廟調查的行列。

(照片提供:中文系助理教授羅景文、教學助理鍾燕雪)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