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台灣文化週大秀藝陣 三太子八家將跳進中山
發佈日期:
2019-05-10
【校園記者李璨宇採訪報導】三太子、八家將、七爺八爺,紛紛「跳」進中山!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舉辦第一屆「台灣文化週」,邀請女子八家將、電音三太子等獨樹一幟的在地陣頭現場演出,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吸引不少人駐足圍觀,現場也介紹儀式典故、神偶與宮廟關聯等,讓師生對台灣特有的藝陣文化有進一步了解。
小港國中電音三太子演出律動感十足,伴隨明快的流行樂,連現場的外籍學生都被台灣特有的藝陣表演吸引、隨著節奏搖擺。小港國中教練表示,三太子神偶服飾通常重達25公斤左右,此次已因應國中生體格而減輕重量,但沉重的頭盔仍對頸部造成負擔,若未受過訓練則無法靈活行動。現場有自告奮勇的中山學生試穿三太子神偶服飾,全身10公斤重的行頭讓學生嘗試舞動身體卻險些重心不穩,逗趣樸拙的表現讓教練打了60分勉強及格。應數系大四學生施進淇在親身體驗後分享,戴上頭盔後,只能從三太子嘴部勉強看見外界,道具重量加上視線受限,讓他對國中生們的辛勤訓練和靈活表現感到相當驚豔。他也表示,平時生活不常接觸廟會,此次活動是相當特別的體驗。
活動當日邀請楠梓福寧境宮廟的七爺八爺、天都元帥、翼宿星君等神偶出巡中山校園,穩重步伐配合大幅擺動的雙臂,以示神將威嚴。其中高約3公尺的七爺,與後方的國父銅像相映成趣,難得一見的場面讓師生紛紛攝影留念。而高雄內門區的知名民俗技藝團「振宗藝術團」,則派出全台罕見的「女子八家將」共襄盛舉,僅彩繪半面的臉譜,象徵與一般八家將的性別區隔,但其敏捷身手毫不遜色。活動主辦人、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主任江政寬表示,此次表演與傳統上對陣頭的刻板印象相當不同,包括性別角色的置換與流行文化的結合,可發現台灣傳統文化極具生命力,隨著時代推移而不斷演化。
高雄在地藝陣文化豐富,光是人口不足2萬人的「藝陣之鄉」內門區,就有逾50個陣頭存在,相關習俗的歷史更可追溯至清領時期,值得學生們探究。江政寬表示,中山大學首度舉辦台灣文化週,本次主題是藝陣與飲食,邀請到校外表演者,讓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體驗,未來盼能轉型成每年度的例行活動。若學生欲更深入瞭解台灣傳統文化,還可選修台灣研究學程,從人文、社會、海洋、區域等四大面向認識台灣。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