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首獲教育部補助 中山師資生赴美成果豐

【師資培育中心提供】國立中山大學首度獲得教育部「無國界教師」計畫補助,8名師資生在本校師資培育中心洪瑞兒主任及通識教育中心林煥祥講座教授的帶領下,日前已結束境外教育見習返台。北伊利諾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NIU)教育科技研究與評量系所洪偉誠所長,為本校見習團精心策劃兩週扎實的師資培育專業課程,8名師資生除進駐Sycamore高中,觀摩教學現場,更在NIU接受不同教育領域專長教授的指導,體驗充實的美式師資培育課程和道地的美式生活。

洪瑞兒主任指出,在教學上,美式高中教育相當重視思辨能力,教師甚至願意花課堂一半的時間,與學生談論社會時事等全球議題。Sycamore高中Tim Carlson校長也提到,希望訓練學生如何思考,而非如何記憶。針對美國校園槍枝氾濫管制問題,Tim Carlson校長則採取開放態度,並支持學生響應「為我們的生命遊行 (March For Our Lives)」運動。

課堂外,見習團隊也與當地教師交流,分享各科當前的教學特色。美國師生對於台灣中學上課時數長達8小時,感到驚訝不已;而台灣固定班級坐位的編排模式,也與美式的跑班制度截然不同。Sycamore高中已在7年前更改試卷批改方式,採用QR code掃描技術進行試題分析,每名學生可以在考試後,立即得知個人學習成果,實際將科技落實、應用在教育現場。見習團員彼此期許,希望這項技術未來能普遍應用在台灣班級,以提升教與學的品質。

本校社會系四年級學生翟宗信出身於花蓮新城鄉,也是本次見習團成員;翟宗信因高中時深刻體認到教育的城鄉差距,因此立志成為偏鄉教師。他藉由這次境外交流的機會,分享自身教育理念,並談到自組「Run to Dream(RTD)」課輔團隊的歷程。翟宗信表示,建立人脈非常重要,期待未來能繼續與當地師生建立密切的交流網絡。見習團長、就讀本校外文系四年級的黃冠瑋也說,建構式教室與教師「剝筍式」的提問,是提升學生批判思考和主動學習的最佳教學策略。

歷經17天的海外教育見習之旅,見習團隊師生先後造訪了NIU、Sycamore高中及教育部駐芝加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ECO in Chicago)及I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 (IMSA),深深體驗國際交流與文化激盪,並對台灣教育現況重新省思。冀望能夠以新一代的教師力量,顛覆東方制式教育體制,開創另一片教育新格局。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8-04-02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