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社會議題+商業模式? 何定照談社企浪潮

【資深校園記者丁識瑜採訪報導】近幾年來,社會企業在全世界蔚為風潮,政府也致力於社會企業的發展,而到底什麼是社會企業呢?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邀請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社會企業專案負責人何定照,分享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對於社會企業的系列專題報導,與眾人一起探討如何在生意與社會議題間取得平衡。

何定照一開始先說明社會企業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運用社會創新概念,用商業模式解決某個社會、經濟、環境問題的營利或非營利組織。」聯合報願景工程社企專案走遍世界,採訪了全球23個國家的社會企業,何定照負責的是美國社企。她提到,其中一個有趣的個案是mosaic,創辦人從積極參與社會運動進而發展成社會企業,成立Mosaic太陽能網路投資平台,成為「想使用太陽能卻經濟缺乏者」與「投資民眾」之間的媒介。

何定照也表示,創業一定有風險,能發展長遠的社企實屬不易。她也提到許多已不存在的社企,如:好伴共同空間、饗耕、四方報,以及現正發展中的社企:多扶接送、domi綠然、天空的院子。其中,多扶接送創辦人許佐夫因九十多歲的外婆生病受傷,需以輪椅代步,他才赫然發覺臺灣的環境對行動不便者不太友善,因此成立台灣第一家民營的復康巴士。

何定照也提到美國、英國和台灣的社會企業相異之處,她表示,英國的社企發展多從社會角度出發,而台灣的社會企業創辦者有兩種背景,分別是社會學和商學,不同於美國,台灣社企創辦者擁有商學背景的人較少。何定照追溯過往美國社會企業的發展,發現美國社企的先鋒是商學院背景的,「有趣的是,美國的社會企業完全是資本主義的體現,且他們非常引以為傲。」她表示,資本主義在美國發展到極端後,會開始反思優點或缺失,但並不代表反對,他們仍強烈擁護資本主義,認為資本主義是達到解決社會問題的最棒制度。

「台灣是比較理想型的」,由公益角度出發,較少考慮資金問題,何定照表示,採訪完美國社企回台灣時有很大的感觸,美國社企發展的很完整且數量多,但台灣則相對稀少,常是一個念頭就去執行,但因為各項外部因素,無法堅持而不了了之。她也提到,這幾年台灣很鼓勵社會創新設計,各大專院校也逐漸發展社企,可以看到很多作品得獎,概念都非常好,但最終卻無法執行,「因為跨領域合作沒做好」,相較之下,美國在各個學科的合作非常進步,速度快、案子多、規模大。何定照訪問過許多台灣學者,他們都表示如果要發展跨領域的話,其實會遇到許多困難,因為制度因素,時間成本提高,對於升遷比較不利。何定照感慨地說「台灣蠻可惜¬¬的,社企這塊還沒有非常完善,不過目前也是有在慢慢進步中。」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8-03-2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