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中山大學攜手產官學 培育農青創客

【社科院提供】農業,是當前政府研擬國家政策的重點方向,更是全球先進國家致力永續發展之議題。隨著產業結構與社會價值的轉變,農業人力資源的老化與短缺,乃目前臺灣農業發展亟欲突破的困境。在科技部新興科技創新營運模式發展研究計畫的支持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實踐大學商學與資訊學院及高雄市綠色農產運銷合作社,日前合作舉辦「農業人力資源創新培育」專題演講暨論壇。

本計畫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管理學院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跨學科領域合作,並結合南臺灣成功的農業企業部門,欲開創新農業產業鏈合作典範。中山社科院張其祿院長特別強調,面對國際競爭的趨勢,臺灣農業面臨多重衝擊,不只應致力於本地發展,更期望在全球競爭下勝出,而人才培育作為產業發展的要素,本校社會科學院的主要任務,在於針對青農返鄉之政策及相關議題進行研討,並嘗試創造青年人主導農村營造之典範,有利未來新農業模式的拓展及深耕。

為有效策連結產、官、學等面向的意見,本次論壇特別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王勝平技正,分享我國農業輔導政策的現況及未來方向,並同與會的第一線農業從業人員進行意見交流。王勝平技正提到,近年來,在耕地面積細碎化、氣候變遷極端化、從農人口高齡化及貿易市場自由化等問題下,使年輕一代的從農門檻提高,恐使農業人力資源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協助農業人才的培育,規劃農業永續發展的路徑 讓年輕熱情的青年有意願投身農業,乃近年來政府積極實踐的施政方向。除了由從農業學校與就業訓練等兩種途徑,推出完整的培育課程,更以豐厚獎學金鼓勵大學生於寒暑假期間,至農企業短期工作實習的政策。針對此一政策,高雄國際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林青山董事長表示,因栽培及採收工作仍需熟練與相當程度的技術門檻,農企業負責人仍希望政府能推出長期合作及培育的政策。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黃文琪教授講述國內外農業人才培育的實踐與成果,分享她豐富的國際交流的教學與管理經驗;黃教授提到,世界國實際上都面臨在工商業發展的趨勢下,農業相對於其他產業部門,其社會觀感較低落的問題,故各國除農業技術的培育,也開始重視情意的養成。例如「食農教育」,也是近年來臺灣中小學教育重視的新興領域。

國立旗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徐震魁校長則感慨地說,大部分農業學校都設在鄉下地區,上一代農民艱苦的從業環境,使得農家大部分不願讓子弟承接農事業,選擇將英才送往都市讀書,即使留下就讀農業職校,畢業後也少有選擇務農。徐校長希望大家省思,「農民」在我們的社會究竟是一種身分,或是一種職業?如果是一種職業,那我們應該要給他一個價值,未來當我們在稱呼農民時,是否也代表一份合理的收入與尊重。我們應該要創造這樣的機會,否則從農永遠會使青年人卻步。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8-01-15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