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攜手高市府 邀六國學者論新南向
國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與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今(4)日共同舉辦「新南向:城市合作與共創公共財」國際研討會。本次會議邀集菲律賓、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六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針對「『新南向』:從城市合作開始」及「『共創公共財』的關鍵議題:城市的鏈結」兩大主題深入交流。
本場國際研討會是作為「新南向基地」的高雄市,嘗試從「城市合作」的層次和從「共創公共財」的角度,邀集台灣及東協國家具代表性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在農業交流、醫療合作、經濟特區與城市治理等關鍵議題上,台灣與東南亞各國間實現互補雙贏的可能性。
蔡英文總統今年10月底出訪我國亞太友邦時,特別提出台灣作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有能力、也有意願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上,有更多的參與和做出更多的貢獻。無獨有偶,聚集了全球最有活力發展中國家的「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也在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的隔年積極呼應,宣布「東協2025願景」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間存在極高的互補性和綜效,未來將在「東協—聯合國」合作架構下全力支持「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台灣和東南亞夥伴國家們,不約而同地走到了積極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道路上,說起了共同的語言。
高雄被蔡英文總統點名為「新南向政策」基地,而本場研討會正是以「城市合作」,以及能夠嫁接台灣與東協的「共創公共財」做為會議兩大主軸。高雄市長陳菊出席開幕式致詞時表示,應邀而來的東南亞學者們從他們國家的角度,探討雙方如何在「永續發展目標」上有更具體的合作空間,為落實台灣在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裡出一份心力。而為了爭取各部會的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具體落實在高雄,已經成立「高雄市政府新南向委員會」,並也邀請本場研討會的專題演講人、總統府蕭新煌資政出任委員一職,讓中央攜手地方共同為新南向政策出謀劃策。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英忠與會時則強調,中山大學是高雄的學術重鎮,如果說高雄被蔡英文總統期許作為「新南向政策」的基地,中山大學應該就成為這個基地最重要的戰略夥伴。而這也是中山一直以來努力在做的,致力成為促進南方國家發展的智庫,為高雄作為新南向的門戶,並且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言並培育人才。
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蔡宏政認為,「新南向政策」之所以「新」、之所以「以人為本」、之所以「雙向互惠」,就在於擺脫了過去只把東南亞國家當作經濟腹地或市場的工具性思維,而是著眼於區域共同體的共榮共好,來建構彼此間的夥伴關係。
在會議中,關於「城市合作」的討論場次裡,代表越南國民經濟大學出席的Dao Thanh Tung教授在簡報中指出,台灣與越南在經濟、文化及教育等領域的關係一直在不停的擴張,而國民經濟大學目前正與包括中山大學在內的學校積極合作,未來將持續推動台越雙聯學位、合作研究、學生及教員的交流。來自新加坡、目前在文藻外語大學擔任訪問學人的何啟良教授,則提出高雄與新加坡同樣擁有海空雙港、宜居及創新三項城市特色,具有高度的連結及合作基礎,具體來說,兩個城市或許可以在醫療器材產業及醫療旅遊上展開合作。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Pandit Chanrochanakit教授則指出,台泰之間的城市交流可以通過大學、私部門或基金會為中介,以發展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為主要驅力,加上以善意為基礎的「軟實力」建設,探索雙方可能合作的方式。
在關於「共創公共財」的場次上,專精於災難管理的菲律賓國立大學地利門分校Maria Ela Atienza教授則提及,台灣與菲律賓在「減低並管理災難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DRRM)上,應該透過雙方的大學展開人才訓練急及區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對「永續發展目標」深有研究的印尼加查馬達大學Dafri Agussalim教授,則從印尼本身的實踐經驗出發,表示目前世界各國對於「永續發展目標」的不同觀點和安排,其實根植於每個國家各自不同的發展議程。最後,來自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楊國慶教授則表示,鑑於台灣政府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努力與成績,顯示馬來西亞在提高環保意識和永續發展方面都值得學習台灣的成功經驗,而雙方可以在「新南向政策」的架構下探索在這兩個領域的合作可能性。
本場國際研討會是作為「新南向基地」的高雄市,嘗試從「城市合作」的層次和從「共創公共財」的角度,邀集台灣及東協國家具代表性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在農業交流、醫療合作、經濟特區與城市治理等關鍵議題上,台灣與東南亞各國間實現互補雙贏的可能性。
蔡英文總統今年10月底出訪我國亞太友邦時,特別提出台灣作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有能力、也有意願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上,有更多的參與和做出更多的貢獻。無獨有偶,聚集了全球最有活力發展中國家的「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也在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的隔年積極呼應,宣布「東協2025願景」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間存在極高的互補性和綜效,未來將在「東協—聯合國」合作架構下全力支持「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台灣和東南亞夥伴國家們,不約而同地走到了積極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道路上,說起了共同的語言。
高雄被蔡英文總統點名為「新南向政策」基地,而本場研討會正是以「城市合作」,以及能夠嫁接台灣與東協的「共創公共財」做為會議兩大主軸。高雄市長陳菊出席開幕式致詞時表示,應邀而來的東南亞學者們從他們國家的角度,探討雙方如何在「永續發展目標」上有更具體的合作空間,為落實台灣在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裡出一份心力。而為了爭取各部會的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具體落實在高雄,已經成立「高雄市政府新南向委員會」,並也邀請本場研討會的專題演講人、總統府蕭新煌資政出任委員一職,讓中央攜手地方共同為新南向政策出謀劃策。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英忠與會時則強調,中山大學是高雄的學術重鎮,如果說高雄被蔡英文總統期許作為「新南向政策」的基地,中山大學應該就成為這個基地最重要的戰略夥伴。而這也是中山一直以來努力在做的,致力成為促進南方國家發展的智庫,為高雄作為新南向的門戶,並且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言並培育人才。
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蔡宏政認為,「新南向政策」之所以「新」、之所以「以人為本」、之所以「雙向互惠」,就在於擺脫了過去只把東南亞國家當作經濟腹地或市場的工具性思維,而是著眼於區域共同體的共榮共好,來建構彼此間的夥伴關係。
在會議中,關於「城市合作」的討論場次裡,代表越南國民經濟大學出席的Dao Thanh Tung教授在簡報中指出,台灣與越南在經濟、文化及教育等領域的關係一直在不停的擴張,而國民經濟大學目前正與包括中山大學在內的學校積極合作,未來將持續推動台越雙聯學位、合作研究、學生及教員的交流。來自新加坡、目前在文藻外語大學擔任訪問學人的何啟良教授,則提出高雄與新加坡同樣擁有海空雙港、宜居及創新三項城市特色,具有高度的連結及合作基礎,具體來說,兩個城市或許可以在醫療器材產業及醫療旅遊上展開合作。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Pandit Chanrochanakit教授則指出,台泰之間的城市交流可以通過大學、私部門或基金會為中介,以發展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為主要驅力,加上以善意為基礎的「軟實力」建設,探索雙方可能合作的方式。
在關於「共創公共財」的場次上,專精於災難管理的菲律賓國立大學地利門分校Maria Ela Atienza教授則提及,台灣與菲律賓在「減低並管理災難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DRRM)上,應該透過雙方的大學展開人才訓練急及區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對「永續發展目標」深有研究的印尼加查馬達大學Dafri Agussalim教授,則從印尼本身的實踐經驗出發,表示目前世界各國對於「永續發展目標」的不同觀點和安排,其實根植於每個國家各自不同的發展議程。最後,來自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楊國慶教授則表示,鑑於台灣政府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努力與成績,顯示馬來西亞在提高環保意識和永續發展方面都值得學習台灣的成功經驗,而雙方可以在「新南向政策」的架構下探索在這兩個領域的合作可能性。
發佈日期: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