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為臺灣土地打拼續命 環工所高志明獲東元獎

(本校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教授榮獲「第二十四屆東元獎」機械/能源/環境科技類獎項,以下為「東元獎」專訪全文轉載)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所教授高志明,從小對於環保領域充滿憧憬,立志長大後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二十多年前,發生在桃園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污染事件不僅震驚全台,更像是蝴蝶效應般,促使當時人在美國工程界任職的高志明,決定拋下一切返回臺灣,投身受污染土地活化領域,守護家鄉這片土地。 
 
發願投身環保 美教授眼中最棒的學生
 
高志明生長於高度重視教育的家庭,去年剛過世的父親高中就隻身跟著學校一起由大陸經越南輾轉來臺,半工半讀念到大學,生前在台電服務;母親是小學老師,為了栽培四個兒子,退休後持續到安親班任教,還放棄月退俸,改領一次退休金,補貼孩子們出國深造之用。走過當年需要靠借錢唸書的艱困日子,這家人用教育翻轉人生。高志明在國外環境工程學術界佔一席之地,哥哥取得佛羅里達大學物理、電機雙碩士,在美國矽谷高就,兩位弟弟皆服務於臺灣企業,一家六口證實了用教育翻轉階級的可能。
 
在環境工程尚未成為顯學的年代,高志明就開始關注氣候變遷、河川污染、廢棄物處理等全球環境的考驗,決定踏入這個領域,替環境保護做出貢獻。成功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遇到年輕學者Robert Borden做土壤地下水研究,是當年臺灣傳統環境工程中少見的領域,Robert Borden幹勁十足、充滿創意,高志明決定跟著他學習。當時年僅33歲的Robert Borden還是助理教授,經常上午六點多就抵達學校,一到實驗室立刻打電話叫醒學生。但是高志明為了避免和其他研究生搶實驗儀器,所以常在實驗室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以致無法配合老師必須早起的作息。Robert Borden知情後不僅破除誤解,而且更加地肯定他的學習態度。
 
憶起這段往事,高志明笑容靦腆,尤其令他難忘的是畢業歡送會上,Robert Borden當著眾人面說:「Jimmy(高志明的英文名字)是我看過最棒的學生,因為他,我將來會收更多的國際學生……。」高志明深受Robert Borden的啟發,也以他為學習典範。Robert Borden做學問態度嚴謹,也不斷創新求真,專業成就令人激賞。Robert Borden和太太沒有生育,領養三個國際孤兒,悉心照顧,可以說是默默付出的慈善家;遇到困難時,總是以高EQ理性的解決問題,待人處世也令他折服,且影響深遠。Robert Borden從學界退休後成立環保公司,把過去的研究成果商業化,這給了高志明很好的啟發,研究成果必須要對人類社會有所幫助。
 
心繫臺灣 返鄉貢獻在美所學 
 
獲得博士學位後,高志明在美國環境工程界任職,雖然1987年到1997年間他大多居住於美國,但一直心繫臺灣。有天他在「中央日報」海外版看到桃園 RCA水污染的大篇幅報導,立刻警覺到類似的污染事件,在臺灣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對環境、居民都會造成長遠傷害,他立刻決定動身返鄉,把四年任職美國工程顧問公司所累積的地下水調查經驗與技術帶回臺灣。
 
由於業界追求效率與收益,常在執行完計畫後就得趕著結案,好開啟下一個計畫,沒有時間深入探討背後結構性的問題,例如污染物為什麼被分解成另一種污染物?於是他轉換跑道到大學服務,希望可以藉研究從根 本協助臺灣解決土地污染的困境。高志明表示,在美國處理廢棄汙染可以直接進入掩埋場,然而臺灣地狹人稠,農地附近可能就是工廠,以目前臺灣列管的四千個污染場址中,多數是農地,最大原因就是廢水排放到灌溉渠道,長期累積造成重金屬污染;而國外因實行「灌排分離」,較少工業廢水污染農地的困境。
 
曾經擔任科技部環境工程學門召集人的高志明感嘆,在臺灣,新的觀念比較難以快速被接受。日本或新加坡與臺灣同樣土地面積不大,因此他們採取利用爐渣爐石填海造地,一方面可以解決廢棄物無處堆積問題,另方面可以創造出新的土地面積。然而,這樣的作法雖然在臺灣也曾提出過,但卻引發對於生態水質疑慮。高志明表示,臺灣一年產生540萬噸廢棄物,設置掩埋場、處理場緩不濟急,各種廢棄物再利用方式,因為社會大眾的疑慮,導致再利用的速度遠遠落後於製造的速度,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他認為,政府在政策制定時需要長遠規劃,任何政策要想到十年後,設定短中長期目標,而非只有看到眼前的困境。 
 
同理業者角度 以政策引導取代責罰 
 
比起一味的激進反對或高壓管理,務實的高志明反而認為,許多土地污染有歷史背景,前人留下來的禍根,完全歸咎給業者也不盡公平。如早年並無法律規定廢水不能排放到灌溉渠道,只要處理到法規認定標準即可,但重金屬一旦進入環境中難以被分解,會慢慢累積最後超出環境負載力。高志明主張,應該用風險角度來處理土地污染問題。如一塊土地雖然含有的污染物已經超過法律標準,但如果鄰近沒有住人、也沒有地下水飲用需求,經評估過後判定處理成本太高、無立即需要處理風險之虞時,便可以透過長期監控手段,讓這片土地上的污染隨著時間慢慢衰減。
 
高志明舉例,在高雄的亞洲新灣區,早年有許多工廠如台肥、台鋁等公司,長年運作留下了污染,高雄市政府配合都市重劃與都市發展,把亞洲新灣區勾勒出願景藍圖,讓業者願意積極投入資源配合處理廢棄物,如今也順利開發成多功能工業商業娛樂休閒綜合區域,成為很好的土地淨化與活用典範。高志明進一步表示,臺灣目前希望推動綠能發電,這些早年遺留下來的工業污染 土地,只要做好廢棄物阻絕與長期監測,原來沒有人願意居住的老舊工業區,反而最適合用來「種電」,讓土地可以循環再利用,發展綠能經濟。
 
自詡3C產品 鼓勵學生提早工業化
 
展望未來,高志明認為,臺灣雖然在環境工程專業技術領先亞洲,但畢竟市場規模小,單獨一家企業要拓展海外市場不易,他認為不論南向還是西向,一定要結合產官學界力量,將臺灣技術輸出海外。如果法規訂出來,技術還沒跟進,很容易就形成被其他先進國家搶走先機的結果,風力發電就是前車之鑑。高志明強調,學界必須跟產業界持續合作,知道市場方向與企業需求,研究方向才能夠扣緊業界趨勢。他主持的實驗室,在決定研究題目時,都會先跟企業合作討論,例如與味丹食品合作,替納豆副產品找尋出路,應用在環保領域上,可與金屬連結、刺激微生物生長,協助處理土壤廢棄物。
 
他時常鼓勵學生,要把自己當成「3C產品」不斷更新,在高志明字典裡頭的 3C,分別是 communication(溝通)、 coordination(協調)與 cooperation(合作)。他認為,做學問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不是唯一重要。走在環保學術的浪潮前面,讓高志明回台任教時不免挫折,他回憶,他剛到中山大學環境工程所教書時,土壤地下水在臺灣還是冷門領域,第一學期錄取了兩名研究生,開學第一天,慎重其事的對學生諄諄勉勵一番後,隔天實驗室裡竟然是空無一人,一名學生覺得這個領域沒前途,決定換領域,另一名學生則決定休學去當兵。不過,滄海桑田,當年普遍不被學生看好的土壤地下水領域,如今在就業市場上卻非常熱門。
 
高志明指導的學生,個個進入業界後逐步擔任高階工作,除了專業能力受業界肯定,品格操守也深受影響,絕不輕易向利益低頭。高志明經常對學生灌輸「提早工業化」的觀念,除了在實驗室帶領學生作先期研究,更把技術搬到現場,讓學生畢業前就參與業界工作,多數學生還沒畢業就有企業預約,比起其他領域煩惱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高志明的學生反而是煩惱工作機會太多,不知去哪家比較好。
 
感恩師長教誨 引領深耕活化土地造福人群的領域
 
能夠持續深耕土壤地下水領域的研究,高志明說,要特別感謝成大資深教授葉宣顯、鄭幸雄、張祖恩、溫清光、黃汝賢的影響,讓他學到做學問的精神與嚴謹態度;以及中山環工所前兩任所長陳康興、楊金鐘,能夠預見土地污染的問 題,早就看到土壤地下水領域是臺灣未來重要趨勢;另外,臺大蔣本基教授及駱尚廉教授鼓勵進行國際合作團隊之建立,更拓寬整個研究眼界及視野。展望未來,高志明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研究人員投身土壤地下水領域,一起為土地淨化循環再生而努力,他深信學者有善盡社會責任,運用學術專業延續臺灣土地的生命。
 
(誌謝:本文及部分照片獲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同意轉載刊登,「第二十四屆東元獎」內容網址:http://www.tecofound.org.tw/teco-award/2017/index.php
發佈日期: 2017-11-2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