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我不是恐怖份子!」 穆斯林跟你想的不一樣

【校園記者楊嘉琳採訪報導】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日前宣稱,月初發生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50死、400多人傷的濫射案,是IS「士兵」所為,槍手幾個月前改信伊斯蘭教。伊斯蘭文化是否等同於恐怖主義?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與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共同舉辦南區校園巡迴活動,透過文化體驗,除讓學生更親近穆斯林的生活模式,更要打破一般人對伊斯蘭文化的偏見。

歐盟的執法機構「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絕大多數的恐怖攻擊其實是由分離主義團體所為。如2013年,歐洲發生了152起恐怖攻擊事件,其中只有2起源於「宗教性動機」;另外84起是基於國族主義或分離主義的信念。移民議題及族群相處,更在恐怖攻擊、國土安全的旗幟下讓伊斯蘭文化、穆斯林社群成為目光焦點,更糟的處境是成為恐佈攻擊的代罪羔羊。不同文化卻因少數極端分子所為,讓可能的理解變成了誤解。

社會系大二生馬映卿闡述自己身為穆斯林第三代,從小到大以及周遭穆斯林朋友的際遇。「你是911恐怖分子!」,她說自己讀國小時便被同學譏笑、不友善對待;此外,身邊友人若佩戴頭巾,也常被投以異樣眼光。穆斯林在台灣面臨的歧見,經常與「聖戰」、「恐怖主義」的聯想有關。馬映卿強調,其實在穆斯林眼中「Jihad」(吉哈德)的意涵並非被廣泛翻譯的「神聖的戰爭」,更不提供獵殺行動正當性權威。「Jihad」(吉哈德)最原始的旨意為付出努力、奮鬥、力圖實現想要的願望,或是預防不願發生的事情。伊斯蘭教 (Islam)在「歸順」與「和平」的教義下形成的一套生活系統,認為平安就是最好的事情,觀念與言行和「部分」極端教徒,像是伊斯蘭國所散佈的仇恨大相逕庭。

活動中,來自台科大的印尼籍博士生宋喜蒂 (Sitti Faika)也分享了每天的例行公事─做禮拜(salah)。禮拜前必要的淨身、簡單盥洗更是表達對「真主」的尊重。另一位印尼籍博士生諾菲(Novi Irmania)則耐心向學生介紹穆斯林傳統女性服飾的穿戴方式,從適應季節氣候的材質搭配到兼具美觀的顏色、款式挑選等。頭巾對於穆斯林女性更重要的意義是,尊重自己,同時也得到他人尊重。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活動以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為主,從飲食、服飾、到古蘭經中阿拉伯文的書寫。從穆斯林的日常去觀看他們完整的生活方式,進而理解對他們而言,這不僅是一個心靈撫慰的宗教信仰而已。無論是來台灣求學的穆斯林學生、離鄉背井的穆斯林移工或是生長在台灣的穆斯林,都應有被理解、免於汙名化的機會。透過認識不同信仰、文化背景的差異,傾聽他們的聲音,讓疏離變成接納,才能減少誤見與摩擦。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7-10-13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