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中山大學首創校園交流平台 iConcern上線

【校園記者劉岱宜採訪報導】「我們和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就是以解決問題為發展目標!」主持iConcern校園議題交流平台計畫的廖達琪教授指出,iConcern自三月初上線以來,提供了中山的教職員生一個意見交流的公共平台。廖教授強調,成立此平台是希望促進校園爭議性議題的討論與意見交流,包括校園議題面向說明、公共討論區、議題相關前導影片及相關校園活動的最新消息等。

廖教授說,銅像拆遷一直是中山爭議不斷的課題,因此平台就以之為出發點,希望能促進校園討論,達到「數位校園、 審議民主」的目標。中山大學是台灣第一個設立數位校園議題交流的平台的大學。未來教育部也計畫逐步推廣至其他學術單位,如成大、政大等,甚至推展至高中。

除此之外iConcern團隊目前也正著手開發平台的影音發音系統,希望能為有聽輔需求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友善的平台。研究團隊提到,平台目前還在開發階段,未來計畫會增設予學生對平台提出議案的機制,「非常希望能以學生的提案為主。」

廖達琪教授表示,同一個議題,能探討的面向很多。她說,單是校園中銅像的拆遷,就要有校史、政治、美學甚至空間利用方面的考量。藉由多元面向的探討,能讓大眾對議題的討論及認識,都更加深入理性。彙整各方的意見讓校方知道,成為雙向溝通的橋樑。研究團隊進一步解釋,以iConcern上的銅像議題為例,校史部分由廖達琪教授負責,政治方面則是由生物科學系的顏聖紘教授撰寫,美學討論是哲學所洪世謙教授主筆,空間利用的探討則是採納學生會的意見。

學務長楊靜利教授則說,平台目前仍在初步規劃階段,後續的細節還有許多討論空間,如學生的提案方式及公共議題的審查機制等,也希望能多參考各領域的聲音。此外,楊教授也希望藉由此平台鼓勵學校職員多參與隊校園議題的討論。「校園是屬於全體教職員工生的,每個人的聲音都同等重要。」她表示,中山的職員人數約有八百多人,任職時間長,處理行政問題也會比較有經驗;「若大家一開始就加入討論,將來在議題的處理上,也能更有效率。」

iConcern校園平台連結網址
http://140.117.69.70/iConcern/index.php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7-05-02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