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防治PM2.5 山大成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中華日報)

中山大學17日成立亞洲第一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由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擔任主任;校長鄭英耀表示,王家蓁探究細懸浮微粒(PM2.5)有重大突破,其研發成果還登上物理化學領域指標性的《物理化學期刊》。

鄭英耀指出,王家蓁透過本土開發的高解析度氣膠紫外光光電子光譜,不僅解析出大氣雲層中的小水滴的表層較內層更為酸性,更發現當空氣中的一些有機物質細懸浮微粒與小水滴接觸並相溶混合時,其價電子能級結構及氧化還原特性會隨著其所處酸鹼度而改變,對人體及環境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王家蓁表示,氣膠濃度指數與人口過早死亡率已被證實呈高度正相關,但如果不知道氣膠的化學成分及來源,只檢測是否過量超標,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化學成分氣膠的化學活性及影響機制,才能真正釐清氣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也才能對症下藥。

她舉例,兩個PM2.5濃度相同的城市,因著細懸浮微粒的來源及成分不同,兩地的居民引發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可能存有極大差異。

2017-02-18╱中華日報╱第C2版╱醫藥資訊╱王正平╱高雄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