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珊瑚變藥妝 三方產學攜手超越國際品牌

「海洋藥粧商品轉譯聯盟」8月12日舉行研發成果發表,成功萃取珊瑚成分,研發出深具功效及結合保育、永續觀念之藥妝產品,超越多家國際知名品牌,並由國立中山大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統欣生物科技公司三方進行產學合作簽約,未來「海洋藥粧商品轉譯聯盟」將持續推動海洋藥妝研發。

「海洋藥粧商品轉譯聯盟」會員超過20家,包含生技公司、製造業、代理商、智財管理公司、中醫診所等,成立半年內已成功有2海洋藥妝原料順利由廠商會員銜接,另有會員透過聯盟檢測平台的使用進而衍生出2項雛形商品(包括預防性功能下降之咖啡及促進肌膚再生之中草藥組合物)。並輔導會員與本聯盟共同申請專利及國際認證。此次研發成果歷時20年、累積三個世代研究員的心血,以藥物開發為訴求,投入超過千萬的研發經費,可稱得上是本世紀保養品界重大的發現,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海資系教授溫志宏認為,「湛藍海珊瑚晶粹」除深具功效,並結合保育觀念、永續經營及教育理念。

中山大學海資系教授溫志宏說明,在國際上,野生型軟珊瑚應用於保養品已有近20年的歷史,每年原料市場約4,000萬台幣,所衍生之保養品產值超過30億台幣,每年相關的權利金也高達2,000萬元。台灣地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並受到南、北向洋流親潮和黑潮的交會,擁有得天獨厚的豐富珊瑚礁資源,除了提供觀賞、生態多樣性及教育外,同時也是保養品開發及尋找治療疾病新藥的重要寶庫。

海生館館長王維賢提到,過去25年間,國立中山大學方力行、許志宏、杜昌益、溫志宏及廖志中等,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王維賢及國立東華大學宋秉鈞及蘇瑞欣等人,一個橫跨老中青三代的研究團隊,前仆後繼發現數百個新穎、來自珊瑚的活性物質,相關研究成果不僅為全國翹楚,更推動台灣在世界海洋天然物的平均論文數名列前茅。過去在國科會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支持下,海生館和中山大學共同推動海洋藥物研發,經由動物實験的發現多個具抗發炎、傷口修復、鎮痛、治療脊髓損傷、預防巴金森氏症及抗癌之海洋活性物質。也確立多種養殖型海洋藥源生物可以大量生產極具臨床或商業應用潛力的活性物質。為了加速國家資源釋放以促進產業發展,中山大學及海生館在國科會支持下成立海洋藥粧商品轉譯聯盟,以豐碩的藥物開發成果及經驗共同推動海洋天然藥粧級的保養品為標的。

本次人工養殖型的天然珊瑚所製之產品經研究後發現具有抗發炎活性且低細胞毒性,且經過動物實驗更加證實促傷口修復、美白且不會引發過敏,在人體實驗上則可以增加皮膚的保溼及彈性。商品同時具有功效、永續、環保及教育概念,也順利找到廠商願意銜接,後續將可創造超過億元商機。此外,國際在環保及永續經營的意識持續升高下,養殖型海洋生物結合藥物開發等級的研發成果,進而推動生產具商業用途之藥粧品原料,預計將可超越目前的野生型珊瑚在保養品所衍生的經濟規模,甚至創造新興本土產業發揚國際。

「海洋藥粧商品轉譯聯盟」未來會持續針對特定海洋藥源生物(珊瑚、海藻、海馬等)進行繁、養殖(包含發酵)以提供更多活性物質進行後續可能的商業應用,而聯盟所擁有的化學、繁殖、生醫活性檢測核心技術,更可以加惠相關產業並提升競爭力以加速國內經濟發展。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