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科學時代的大學之道得改寫 金耀基談中國現代化文明轉型

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人文講座3月12日邀請著名社會學家金耀基專題講座,以「中國現代化與文明轉型」為題暢談鴉片戰爭後150年來中國現代化轉型歷程,他並樂見中國下一個150年將會完成具有中國性的文明轉型。

金耀基曾於1989年來到西子灣,受時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光中之邀,參加五四運動70週年研討會,今日再次因余光中人文講座來到西子灣,多年來已不常演講的金耀基認為十分有意義且感到榮幸。

金耀基提到,150年在歷史長河中非常短暫,但對中國而言,鴉片戰後的150年間則是歷史劇變,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金耀基認為傳統與現代並非對立,且在全球化的今日而言,產生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而中國文明發展中最主要的變化則在於學術思想,從漢以來的經學時代走向科學,從「遺子一經」變成「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都要變成「大學之道在明明『理』,在『新知』,在止於至『真』」。從前人辯論時只要搬出「子曰」,旁人便無法辯駁,現在人辯論則強調「從科學的觀點來說」。金耀基提到,現今社會強調科學,「科學是知識的一種,但現在科學已然等同知識」,他認為人文是實踐的知識,修身養性等與科學所謂觀念、理性的理論不同。

金耀基說,文明轉變中,在政治層面上則由帝制走向共和,原先參考君主立憲,但實際上推翻了帝制卻沒有將共和完全建立起來,因此後來產生了革命,金耀基笑說,不管是國民黨或共產黨,都出身革命黨,革命黨特性則是有絕對的排他性,容易黨國不分,但台灣走出來了,有了民主及自由。

金耀基認為,中國由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經學時代走向科學,下一個150年則能完成中國性的文明轉型,不過金耀基強調,雖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但他認為若沒有50到100所一流大學的話,這會是個笑話,未來需要人才,而且是一流人才,需軟實力及硬實力都兼備,且能達到真善美境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