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種香菇免彎腰! 中山大學研發省工神器勇奪鉑金與企業特別獎

發佈日期: 2025-10-22

 

誰說種香菇一定得腰痠背痛?在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韋至帶領下,傳統林下產業正悄悄翻轉。這支團隊研發的兩項「段木香菇省工機具」——「段木搬運機」與「自動化植菌機」,不僅為山村勞力短缺找到解方,實現科技下田,更在「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暨發明競賽」中脫穎而出,勇奪鉑金獎、銅牌獎及鴻海科技集團頒發的「企業特別獎」三項殊榮。

中山大學機電系特聘教授林韋至指出,段木香菇為目前林下經濟最具代表性與成熟度的經營品項之一,兼具國土保安、木材資源循環及山村經濟活化多重效益。但除山村勞動力短缺與高齡化問題外,傳統段木香菇生產長期面臨「重體力、高風險、工序繁、用工難」等瓶頸,尤其在搬運、打孔植菌、堆疊及移置等關鍵作業階段,對從業人員體能與經驗要求極高。

有鑑於種植作業的各項困擾,林韋至研究團隊受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以「安全、效率、友善」為核心設計理念,針對產業痛點提出具體解方,研發出「段木搬運機」與「自動化植菌機」兩項段木香菇省工機具。「段木搬運機」可有效降低單人搬運負荷與翻轉風險,縮短移置動線,提升堆疊穩定性,並減少肌肉骨骼傷害發生機率;「自動化植菌機」則透過標準化植菌深度、間距及頻度,提升成品一致性與菌絲著床成功率,大幅縮短作業時間,並降低人力需求。

「接地氣又柔軟的心,是推動好政策的初心。」林韋至表示,林業保育署除支持研發經費,研發過程更積極參與討論、走訪林農需求、協助實地測試,並提供豐富的專業智識與經驗。團隊在研發過程中,更學習將在地產業需求特性與社會脈絡納入設計考量,不僅能厚植青年研發能量,也能在未來投身職場時更具競爭力。

此兩項省工機具亦參加「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暨發明競賽」,在超過1,200件的專利作品中勝出,「段木搬運機」奪下全場僅14件的鉑金獎,肯定其頂尖技術的創新性、可行性及產業價值。而「自動化植菌機」除獲得銅牌獎外,更獲得由鴻海科技企業以「秘密客」方式走訪展場評選的大會「企業特別獎」,僅有不到1%的參賽作品能獲此獎,同時也是唯一受業界肯定的公部門發明專利,顯見技術兼具成熟度與市場價值。

林韋至團隊開發的兩項創新專利技術獲得最高榮譽與企業特別獎肯定,更能對接產業、實際回應現場需求、帶動實際經濟效益。未來將持續與各界夥伴攜手合作,為山村注入新動能,實現森林與社區共好共榮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