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藝文行政生力軍 藝管所攜南表協培力實戰CEO

【藝管所提供】當前台灣藝文產業多為中小型組織,資源有限、管理動能不足,難以永續經營,南部團隊更面臨資源分配與發聲機會的不對等,凸顯南北落差的結構困境。為促進藝文專業人才培育,並強化地方文化的社會影響力與永續發展潛能,回應南部藝術行政與管理人才的需求,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與南台灣表演藝術發展協會共同推動「2025南方藝文CEO實習培訓計畫」,以7堂專業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能力的藝文行政人才。

中山藝管所所長謝榮峯指出,此一計畫回應南部藝文場域人力資源的現況與困境,透過系統化課程,協助學員建立即戰力。南表協理事長吳維緯亦表示,南台灣近年藝文活動蓬勃發展,對優秀的藝術管理人才需求也與日俱增。此次計畫的推動,期望讓更多青年藝文工作者看見留在南部發展的可能。本次培訓課程以三大主軸展開:藝文環境政策、實務能力,以及業界經驗分享,全面帶領學員理解藝文行政的多元工作面向。

在藝文環境政策面向,課程邀請高雄市藝起文化基金會創辦人謝嘉哲主講,分享其參與國際藝術節與文化交流的豐富經驗。他以「國際藝術節」為題,從實務角度解析國際交流的核心議題與策略,並舉愛丁堡藝穗節為例,引導學員認識國際藝術節的運作與市場評估機制。鳳東文創創辦人張翠芸談及地方文化的實踐歷程,從場館節目策劃轉入社區經營,強調文化與社區的連動性,並分享藝術如何與地方共構、推動場域活化與民眾參與。為聚焦南部藝文團隊的營運實況,邀請高雄市管樂團團長林桐毅分享創團歷程與營運策略,解析表演藝術團隊在地經營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針對學員實務技能的需求,課程安排了行銷推廣、永續發展、資源爭取及企劃撰寫等主題。行銷推廣與永續發展方面,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專業經理陳志維從票房經營與品牌建立切入,探討藝文行銷與ESG/SDGs的實踐與未來趨勢。浸劇場執行長黎恩菲則主講資源爭取與企劃撰寫,透過分組實作,帶領學員掌握企劃構思的核心技巧,提升實戰能力。

課程最後由業界資深藝術行政者進行經驗分享。衛武營營運副總監黃國威從自身於香港與台灣的職涯出發,分享給青年製作人11則建議,引領學員看見藝術行政工作的現實與理想。壓軸課程邀請本計畫合作單位南表協理事長吳維緯,分享其推動「不貧窮藝術節」十年來的策展經驗,並介紹如何透過 Asia Base 計畫與國際藝術節連結,協助台灣團隊進軍國際,打造「節中節」的創新展演模式。

課程結業式上,學員詹愉萱表示雖然自己主修國樂,但對藝術行政充滿熱忱,此次課程讓她學習到許多過去接觸不到的技能,也為未來職涯帶來新的方向與希望。學員吳稚昀則表示,過去較少接觸藝文行銷相關領域,此次則讓她獲得許多行銷技巧,受益良多。

本次課程為期一週,集結企劃撰寫、行銷管理、藝術策展、國際合作與地方經營等多元面向,讓學員們在每一堂課中不僅汲取專業知識,也建立起對藝術行政職涯的實際想像與行動動力。後續也安排學員於專案實習,希冀透過知識與實務的連結,讓參與學員更清楚自己未來的就業志向,並培養面對藝文職場所需的即戰力。未來中山藝管所將持續與地方藝文組織攜手,推動南部藝文行政人才的長期培力,實踐在地連結與文化永續的雙重目標。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