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推地方創生 臺日聯盟首長會議展USR成果

發佈日期: 2025-09-19
【校責中心提供】作為「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創始學校之一,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赴日本高知大學參與「2025臺日聯盟首長會議暨新實踐國際研討會」,針對臺日兩國大學間的校際結盟,進行學術教學合作與產業連結之經驗交流,期望能在大學社會實踐及永續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投入地方創生等議題,開創更深度的國際合作,讓大學能夠更有效的協助區域發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臺日聯盟於2019年在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辦公室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中心共同規畫下推動創立,以深化臺日兩國大學在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之合作交流,目前成員共有6所臺灣大學與4所日本大學。聯盟每年度舉辦首長會議暨學術研討會,今年由會長所屬學校高知大學與副會長所屬學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於日本高知市舉辦。中山大學由校長李志鵬帶領副永續長楊靜利、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吳涵瑜共同出席,分享中山大學社會責任與地方創生投入成果,並表達希望跟日本聯盟學校合作,以大學做為平臺,促成臺日之的公部門合作,以更有效率地推動地方創生的發展。

在高知大學安排下,參訪團特地走訪周遭社區了解日本地方創生及韌性防災等推動成果。位於日本四國島南端的高知市,與高雄一樣是座港灣城市。楊靜利在走訪當地具有歷史的「久礼大正町市場」時特別觀察到,在看似老舊的街區中設有最先進的漁獲即時資訊系統,感受到傳統漁業如何結合現代科技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即便當地漁民的高收入約為一般上班族的3至4倍,仍面臨漁業人口老化以及接班人口不足的問題;不過由漁民所組成的在地組織,依舊非常積極地在中小學推廣食魚教育,讓地方兒童從小就懂得品味在地鲣魚的特色並引以為傲,深化學童對於家鄉的認同感。在防災應變上,中土佐町臨海區域有2個防災塔,分別設置於海邊和河邊,河邊防災塔是為因應海嘯從河口竄入,易致使河邊居民撤退不及。防災塔設有太陽光電、簡易廁所以及儲藏室智慧開啟系統,以確保居民短期避難之所需。同時因鄰近「久礼八幡宮」文化景觀區,塔面特別漆為鵝白色,搭配木紋天花板及木格裝飾,足見日本社會除了務實面對防災,也不忘對文化及美學素養之用心。

本次行程中,中山團隊也參拜了當地具有數百年歷史的神社「久礼八幡宮」,神社殿旁設有「消厄石(厄ぬけ石)」,據說只要穿過巨石中央的洞,並向28米高的神木(楠木)參拜便可消災解難。雖然巨石洞口不大、對成人來說穿越略有難度,李志鵬校長也自我挑戰,在眾人的屏息中輕巧地穿越,並虔誠地向神木鞠躬為校祈福。

透過本次臺日聯盟首長會議,兩國校長共商許多深化大學投入在地發展之可能性,中山大學將會持續透過USR及地方創生計畫,推動雙邊在課程教學、研究交流與地方實踐等等跨國共創行動。期待兩國師生都能在關懷在地的學習歷程中,同時培養國際視野。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