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繪製風土地圖 公事所與大寮義仁社區共創標記

發佈日期: 2025-08-21
【公事所提供】每一幅社區地圖上的標記,都是在地居民生活過的情感印記。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師生團隊攜手義仁社區發展協會,於高雄市大寮區昭明義仁聯合活動中心舉辦「社區共感地圖設計工作坊」。活動由資深社區工作者藍美雅擔任業師,引領學生與社區居民共同討論並繪製「社區風土記憶地圖」。透過跨世代交流與地方故事分享,將社區景點、傳說與日常記憶化為地圖上的獨特元素,具體呈現在地生活脈絡與文化風貌。

在講師的引導下,活動以分組討論、口述記憶與圖像描繪等方式,啟發居民思考:「哪些景點足以代表社區特色?」、「有哪些故事值得讓更多人知道?」居民們圍繞著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從義仁社區涼亭的遼闊景緻、社區寺廟的靈驗事件、觀音娘娘顯靈的真切經歷,到赤崁福德爺成功鎮水傳說,以及日常巷弄間的人情互動與共同記憶,參與者熱烈分享那些熟悉卻常被忽略的場景。這些承載地方獨特意義的記憶與景點,最終將轉化為地圖上的代表元素。

中山大學公事所助理教授謝政勳表示,透過共同繪製地圖與交流,不僅能讓社區重新認識熟悉的街道與鄰里,也讓學生深入理解地方生活紋理,並在互動中轉譯出社區獨有的特色地圖。學生團隊組長王苡媗亦指出,此次工作坊匯聚居民共同討論社區特色,使過去被忽略的環境細節重新被看見與珍惜,更在彼此互動中深化了居民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此次社區地圖工作坊成功凝聚社區居民對地圖設計景點呈現的共識,並激發對於突破傳統形式的期待,居民盼望這幅地圖能展現更鮮明的辨識度與獨特的在地風貌。目前公事所學生團隊已整理出具代表性的28處景點與元素並完成草稿地圖,接續將進行視覺轉譯與設計輸出。最終成品將以大圖形式展示於重新整修後的社區聯合活動中心牆面,不僅象徵社區認同與共同記憶的凝聚,更將成為外界認識在地的全新起點。

本次「風土記憶光影之描繪與轉譯-大寮南境‧赤崁共好社區設計行動」計畫,獲中山大學管院USR《產學合創.在地共榮:共構地方永續協作平台2.0》,與高雄市文化局「114年青年種子參與社區營造行動計畫」補助支持,由公事所助理教授謝政勳帶領系所學生深入高雄市大寮區赤崁地區,透過社區參與及共學實踐,攜手在地構築「共學、共創、共榮、共好」的永續夥伴關係。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