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哲學激盪 中國哲學學者德安博跨文化漢學思辨

【文學院提供】國立中山大學舉辦「越渡海峽的跨文化漢學:德安博訪問中山系列活動」(Transcultural Sinology Across the Straits: Paul J. D’Ambrosio Visits NSYSU),邀請華東師範大學哲學教授德安博(Paul J. D'Ambrosio)蒞校訪問,開設「身分與道德:從道家哲學談起」的微學分課程,並於文學院舉辦兩場講座,與中山師生進行了為期一週的熱絡互動,共同探究如何在跨文化視角下解釋道家和儒家哲學的問題。

德安博首場微學分課程「道德作為培養運氣:從儒家的角度論道德運氣」,探索偶然性此概念,即那些不受我們直接控制的因素,如何對道德能動性的典型理解變得複雜。在傳統的道德哲學裡,評估個人的道德責任往往會假設主體對某種情況內所有的因素都能完整的掌控;然而,當我們遇到無法完全控制的情況,例如開車時有人闖馬路,不幸被撞到,駕駛是否要為這種違規行為承擔道義上的責任?德安博概述了儒家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他認為儒家思想與西方道德形而上學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特定情境的思維模式,並考慮到偶然因素,才能夠下道德判斷。 在儒家思想中,不存在超越時空、脫離日常生活偶然性的道德觀念。他在「古典中國思想與偶然性」講座,進一步探討了這種偶然思維模式在先秦哲學論述中所發揮的作用,認為這是此時代的決定性知識特徵之一。

「游心之路:道家對意義、功績與主體的反思」講座中,德安博探討了Genuine Pretending「遊心之路」的概念,他認為這代表了道家思考主體性的方式。在《道德經》和《莊子》等道家經典中,沒有一個真正的、真實的、不變的主體。恰恰相反,主體性被視為一種基於特定的情境來呈現的過程,在不同情境下會有所改變。道家引導人們探索自我創造和再創造的力量,而不是陷入本質主義的陷阱,想像我們只有一個、單一、純粹的自我,所有事物都必須遵循此對自我的單一定義。與傳統西方形上學不同,道家對身分認同的理解更加靈活和敏感,能夠擁抱生命本身不斷變化的流動性。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與哲學所助理教授高長空共同與談,也分享他們對道家哲學如何理解身分的看法。 德安博於「游心之路:道家對『本真性』的突破」課程探討道家對身份認同的態度,將其置於當代社會的語境下,數位技術不斷滲透生活的今天,線上形象和所謂真實的自我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在這樣的情況下,游心之路提供豐富的思考自我的資源,讓我們「游」到不同的境界去。

國立中山大學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研究中心主任莫加南表示,十分感謝德安博老師在一週時間中,與中山的師生進行深入交流,分享他對中國哲學中當代辯論的獨特跨文化視角。其學術活力與熱情讓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也幫助他們理解了中國哲學中的重要辯論。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