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海洋藍碳 中山海科院聚焦碳匯技術發展

【海洋科學學院提供】海洋「藍碳」近年成為新興熱門討論焦點,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於近期共同舉辦一場「海洋藍碳前瞻研討會」,邀請碳權中心組長王右仁分享「藍碳發展趨勢潛力」主題,吸引近30位師生共聚一堂,交流當今海洋碳匯技術。其中還吸引2名參與海科院特殊選才招生考試的高中生也列席與會,凸顯當今碳匯、碳權議題的熱議趨勢。

隨著氣候變遷所帶來挑戰,投入減碳行動漸成為全球趨勢。擁有儲存全球最大碳匯潛力的海洋,提供最長效減緩氣候變遷的自然解方,讓海洋「藍碳」在近年來成為新興熱門討論焦點,尤其是藍碳負碳技術開發,更是實現淨零排放與解決氣候變遷的重要途徑。碳權中心主任蔡宏政開幕致詞時指出,臺灣藍碳潛力尚待開發,期待通過此次研討會探索更多可能性,包括探索國內其他藍碳的方法學、推動碳中和技術發展,以及開發碳足跡產品等,為臺灣減碳戰略注入實質動力。

主講人王右仁首先透過碳權交易制度的介紹,開啟全球目前紅樹林藍碳碳權交易專案內容序幕,解析國際間通用方法學,包括紅樹林與海草等藍碳項目規範,深入剖析臺灣現行碳權體系與方法學審查政策形式,讓與會者瞭解國內外藍碳監測計量與碳權交易作法。

他認為,臺灣在藍碳發展上,除了精進學術研究外,拓展碳權實務更為重要,並且強調藍碳的應用,不僅帶給當地社會與經濟良好效益,更能裨益開發中國家,如擁有豐富紅樹林資源的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而日本積極推動藍碳計畫,並與印尼國家進行碳權轉移合作,著實提供我們重要的借鑒。因此,若能有機會與當地大學簽訂合作協議,設立藍碳研究站,從事協助碳權開發,將助益南向國家發展,實現公正社會效益與國際合作的貢獻。

此外,王右仁指出,藍碳除了紅樹林與海草專案,其他養殖水產動植物專案如:海藻、牡蠣、貝類等轉變為碳權的機制,以及研發海藻生質燃料等製品,並活用於人類日常生活之中,均是世界各國現階段積極投入的技術發展。其中,以海草及海藻轉換成碳權計算方法學擬議上,目前日本發展最為成熟。碳權中心副理劉芝儀更進一步介紹日本海草及海藻的碳匯計算方法,並分享多件專案作法內容,吸引在座師生群目光,熱絡討論在臺灣地區進行海草藻場的碳匯研究技術與接軌國際藍碳技術方法。在問答交流環節中,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指出,臺灣因具有特殊地理環境特性,雖然紅樹林與海藻每年可分別吸收將近6至8噸與20至30噸二氧化碳當量,然需考慮受颱風等氣候因素影響所造成的流失量,亟須有臺灣本土化基礎參數的建構,才能落實臺灣藍碳的開發推動。

臺灣的海洋藍碳技術開發正在起步中,預期會面臨許多挑戰,如何「頂浪」前進,創新臺灣藍碳機遇,正如海科院院長廖德裕與碳權中心主任蔡宏政在會議中共同強調,臺灣的藍碳架構潛力尚待開發,期待通過此次研討會探索更多可能性,包括建立本地化藍碳方法學、推動碳中和技術發展,以及開發碳足跡產品等面向,為臺灣減碳戰略注入實質動力,共拓臺灣海洋藍碳市場的商機。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