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責中心提供】隨著環境永續的議題日益備受重視,登山活動不像以往只被視為一種運動休閒或自我實現,許多專業的登山嚮導也開始在行程中導入山林知識與環境教育,讓一般人走入山林的過程中,除了享受自然美景外,也同時認識環境。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創業講堂」課程與「作為NATIVE的霧台」USR計畫、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共同合作,邀請高雄成立的在地企業「羌虎跨域生活」創辦人王南雁,分享個人創業歷程,解析其藉由永續議題契機,將自己熱愛的登山轉化為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
出生於台北、成長於新竹、大學就讀台中,最終卻創業於高雄的王南雁大學與研究所主修藝術,為何會走向戶外這條路?求學時期她透過社團加入登山活動,到了畢業時不知道「要做什麼」,但很清楚「不要什麼!」了解自己無法接受辦公室朝九晚五生活的王南雁,在家人的反對下依舊選擇走自己的路,曾經做過策展人、活動策畫,也從事餐飲業,並多次和農業局合作推廣高雄美濃的在地農產,王南雁將自己專業背景與興趣結合,最終也延伸到所熱愛的山林活動,和伴侶及一群夥伴成立了「羌虎跨域生活」推展戶外活動與山林教育。
「羌仔虎」是台灣山林哺乳類生物「黃喉貂」的台語稱呼,平時多為個體獨立生活,但有需要時則會結群合作捕獵比自己體型大的山羌。「羌虎的特質也與我們團隊成員的性格相似,故以此為名。」不同於傳統公司,羌虎以專案結合不同領域成員發揮各自專業,再一起共享成果,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羌虎保持高度彈性,也是許多中小型的新創企業採用的營運模式。創業過程中,羌虎團隊也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首先必須能養活自己,然後一步步找出最適合的模式,最終發展成特有的競爭力。在許多的嘗試與摸索中,羌虎逐漸走向以登山教育為核心的發展方向,「我們希望參與者在登山過程中學到如何與自然相處,而非只是單純走完這趟路。」這樣的理念也成為羌虎在市場上特有的價值,更與當下再推動的永續發展不謀而合。
課堂上問答踴躍。關於投入創業,王南雁建議學生可以先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件事如果沒做,是否一生都會後悔?」以及「如果失敗了,這樣的代價自己能否承受?」如果決心要投入創業,則要開始準備三項功課,包括「找到自己的使用說明書」、「認清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強化自己受挫的能力」。王南雁也不諱言,一路走來其實遭遇過許多困難,甚至與家人發生過嚴重衝突,現在回頭看仍會希望當時自己能有更好的溝通與對話。而創業的路上,也要不斷學習做許多決定,「許多正確的決定,不見得是心裡喜歡的決定」。這些創業者心中不為外界所知的人情冷暖,也帶給學生不同的觀點及感受,同時反映了創業過程中「任性」與「韌性」都須兼具的兩個要件。王南雁最後形容創業過程也像登山,必須先確定目標並做好準備,途中必會遭遇低谷或是假山頭,甚至偶爾會迷途,唯有與夥伴共同堅定前行,最終才能到達終點。
「創業講堂」課程教師、中山大學社會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游銘仁勉勵提到,羌虎的創業之路是過去點點滴滴串連的成果(connecting the dots),他勉勵學生珍惜當下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因為這些都可能是未來成功的基石。中山校責中心經理陳志維則表示,中山永續月系列活動除羌虎跨域生活創辦人王南雁,山林講座也邀請作家雪羊黃鈺翔分享如何以新聞與文字專業,帶領民眾認識臺灣山林之美,希望以多元的角度帶領學生認識台灣山林,也同時思索、學習將專業所學與環境關懷相互結合,發揮真正的社會責任實踐。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