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發中心提供】國立中山大學雙語教育資源中心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合作辦理EMI教師增能講座,邀請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鍾智林,分享其經營EMI課程的技巧與經驗,他以「EMI Class Participation: No Way? Yes Way! Lessons Learned from My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為題,說明EMI教學法策略以及EMI課程的未來展望,講座吸引18校、39位教師參與。
有關EMI教學法策略,鍾智林以自身經驗分享,提出3階段9要素的課程架構,3個階段分別為規劃、設計與教授,其中每個階段各包含3個要素。在規劃階段,教師必須要吸引學生注意、告知學生目標以及促進學生預習。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為呈現課程內容、提供教學引導以及表現。最後階段則是教師衡量表現並給予回饋。
鍾智林提出3個主要的教學策略。第一個策略為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是結合實體學習與線上學習的教學策略,其中也包含同步學習與非同步學習的概念。第二個策略為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他指出純講授課是最無效的學習方式,教師應透過小組討論或實作的方式來提升教學效度。在協作學習策略中最常使用的活動為Think-Pair-Share,這是一種學生必須先獨自思考、再進行配對、最後互相分享的模式。分組的過程中,雖學生希望與自己熟悉的同學一組,但鍾智林則偏好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同組。第三個策略為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這種教學策略可以使學生達到實質平等的學習,然而這個策略是最難以執行的,因為很難針對一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以符合他們的程度。
此外,在提升學習成效方面,鍾智林提出一些可進行EMI教授課程的方式。針對教師的肢體語言、語速、語調、簡報、動畫製作等,在課程結束後,教師應該要統整一下當天的授課內容,並提供多元的作業讓學生完成。其次,教師也可以設計多種課程活動來豐富上課內容,例如:發表、角色扮演、個案研究及外賓演講等。在讓學生實作的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用心智圖、表格、流程圖等方式統整他們所學的知識。最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需要教授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做連結,使其更容易吸收。
最後,鍾智林針對EMI課程提出未來展望,他指出EMI真正的價值在於提供學生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們愛上英文,同時提出3個對於EMI教學的新心態,首先,EMI是一種新的選擇而非強迫學生的意志。第二,也許EMI無法像CMI一樣帶給學生那麼多的專業知識,然而知識的教授不見得是越多越好,花一些時間給學生探索或許是更好的學習模式。最後,在EMI課程中,良好的學習態度比好的英文程度更為重要。
國立中山大學雙語教育資源中心致力於推動雙語教學,將持續透過積極邀請系列講者針對各個教育層面分享策略,期望建立可打造優質雙語學習環境的交流平台,同時協助教師克服在教學轉型上可能遭遇的困境,共同建構一個正向的雙語教育願景。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