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洞內模擬救援 中山大學推防災應變課程

發佈日期: 2023-05-25
【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提供】當災難發生時,如何在第一時間緊急應變?搭配「2023中山永續月」,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與學務處、學生會攜手,以「社會韌性 環境防災」為宗旨,邀請社團法人壯闊台灣聯盟,導入iCanHelp—後盾計畫《基礎課程》,除解說防災知識,更特別在具歷史意涵的西子灣隧道防空洞內進行實作訓練,呈現出更接近災害發生時的環境氛圍,期能培育師生在急難時自救救人的能力。

無論是日益劇烈的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紛爭,或是日常生活休閒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意外發生往往非預期之中,如何在第一時間冷靜應對,透過正確知識降低傷害的影響,是每個人都可學習防範的。中山大學學務長兼USR推動辦公室執行長楊靜利表示,中山位於高雄港區的北端,「一旦有國際衝突發生,有可能馬上陷入災害第一線!」培育正確的防災與避難知識,是每位師生必須學習的。壯闊台灣協會理事長吳怡農則提到,災害發生往往出其不意,除了大型天災或國際衝突,日常生活中有可能遭逢意外事故;有了正確的觀念知識,不僅可以幫助自己與他人,亦可成為醫護人員的後盾,讓災害影響降到最低。

本次課程透過國內外實際案例,說明建立正確防災知識及應變機制的重要性。吳怡農提到,「從災害發生進行通報,到消防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依台灣統計資料需6分鐘;這6分鐘可以些做什麼,對於降低危害至關重要。」講座中提出了「SMART」的概念,透過評估安全(Surrounding)、移動掩蔽(Move)、求救通報(Alert)、尋找資源(Resource)、檢傷治療(Triage & Treatment),建構現場應變的正確步驟,有效降低傷害影響。課程也搭配實際操作,由近20 名急診醫師與消防救護人員組成的專業將講師群,分組教授如何辨識危急生命的大量出血,與基礎止血與傷患搬運的方法。教職員生透過實際操作,更清楚處理緊急危害的觀念和技巧。

「社會韌性 環境防災」講座為中山大學「大學之道」認證課程之一,當日有超過半數的參與者為教職人員,包括學務、宿服以及校安單位的同仁,透過這次學習,提升校園災害應變能力,期能共同打造更安全的校園環境。所有完整參與講座及實作訓練的教職員生都可獲頒美國STOP THE BLEED®認證。這次也是壯闊台灣首次與學校合作大型的訓練課程,吳怡農除感謝學校安排,也期待未來雙方能進行常態性的合作規劃,讓防災教育落實到全民觀念之中,成為大學社會責任的一環。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