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作文化是原住民部落文化發展的核心象徵,過去百年來卻因文化變遷、長期漠視,小米種原消失七成以上。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劉世慧、教授楊遠波執行農委會林務局委託的「大武山山林生態智慧調查-以粟作文化生態系統為例」計畫,致力採集保存、分類研究及推廣原生小米種源,不僅成功收集現有小米地方品系共約90種,於部落進行復耕、保種,更勾勒出北大武山系周邊粟作農業生態文化智慧完整樣貌,其多樣性、獨特性舉世罕見。研究團隊認為這屬於全球重要遺產,呼籲政府未來可依據計畫成果,向聯合國提出申請為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之一。
研究團隊專員林志忠指出,以原民小米來說,台灣有400多個部落,百年來至少超過300個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種植粟作的種原消失率達75%以上;小米種植者鮮有50歲以下參與,平均年齡高達64歲;而全台小米品種數,若將可能同品系者合併計算,已由原來140餘種降至約50種,平均每個部落僅剩3.6種。劉世慧強調,「小米多樣性的消失,相伴隨著相關生物基因的消失,文化的消失,生態智慧的消失。」
為保存台灣原住民文化生態系統遺產,該計畫研究調查大武山周圍排灣、魯凱及卑南民族所處之中低海拔生活環境,以粟作為主所形成獨特的土地利用型態、森林地景、農業系統進行知識系統調查,紀錄、盤點區域內傳統山林生態知識、自然資源特色及文化多樣性。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屏東及台東粟作農業系統盤點已初步完成,調查現存小米地方品系共約90種,陸續分享給多個部落的耆老、青年、及部落國小進行復耕、保種、及推廣。如屏東縣來義鄉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便攜手來義國小及屏東林區管理處,於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辦理食農教育,計畫團隊提供20種排灣族小米品種,分為黃色、橘色及黑色3種外觀穗色類型,由屏東林區管理處楊瑞芬處長,于活動中分贈來義國小學童,並提供植物材料,從視聽嗅味觸等五感,提升排灣族學童對小米多樣性及山林記憶的學習。
劉世慧指出,除了小米之外,粟作農業系統中的其他傳統作物、藥用植物、及相關生態智慧等盤點亦已初步完成。其他傳統作物如芋、紅藜、豆類、臺灣油芒等。藥用植物部分,已對40種排灣族藥用植物交差比對,目前持續進行魯凱及卑南族之藥用植物文化盤點。所記錄生態智慧十分豐富,如烤芋乾風俗至今仍保留於屏東縣排灣及魯凱族,是世界上唯一以傳統工法烘芋乾的民族;以及竹利用文化如排灣族、魯凱族及卑南族,包括了竹生創世、鞦韆文化等等,是極具特色的大武山植物文化資產等。
劉世慧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肯定生物多樣性與當地原住民利用形成的知識系統皆屬于全球重要遺產,特別是可供人類生活應用的農業遺傳資源。2002年以來,聯合國已陸續指定22國、67個農業系統,至今台灣尚未申請。劉世慧強調,該計劃成果提供了北大武山系周圍的粟作農業生態文化智慧多樣性一完整的樣貌,其多樣性、獨特性在世界上非常少見,屬於全球重要遺產,藉此呼籲政府未來可依據計劃成果向聯合國提出申請為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