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硨磲貝現地移植 中山團隊推動小琉球潮間帶生態復育

【海事所提供】在屏東縣政府及海洋保育署的支持下,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小琉球潮間帶資源調查,連續數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小琉球潮間帶生物多樣性有衰退的現象。為改善現況,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特聘教授張水鍇帶領的中山團隊過去積極與在地居民及縣府共謀對策,因而促成多項降低遊客干擾的管理措施,例如劃設導覽線、擴大保育區範圍、及導入預約導覽的科技管理系統等。今年啟動以硨磲貝及大型海葵為對象的復育試驗計畫,希望能讓復育工作向前行,提升保育區內的生物數量及生態系服務功能。

今年五月,「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7種硨磲貝列為珍貴稀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團隊中負責復育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劉莉蓮表示,硨磲貝及大型海葵過去因食用和水族觀賞的過度利用,以及氣候變遷壓力下數量變少,這也使得共棲生物如魚、海參、岩蝦、蟹、寄居蟹、天竺鯛等能棲息的空間大幅消失。為了營造生物棲息地環境及增加生物多樣性,在屏東縣政府支持下,中山團隊和柏午生技公司負責人陳柏年博士合作,進行長硨磲貝幼貝人工繁殖及大柱形指海葵人工斷裂繁殖,9月在當地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及導覽員見證下,共同將蓄養成功的硨磲貝進行第一次潮間帶現地移植,後續將透過成長及死亡率調查,評估復育試驗成效,10月份將進行第二次硨磲貝與大型海葵的現地移植。

劉莉蓮提到,在潮間帶進行硨磲貝復育是個新挑戰,這和澎湖、臺東富山及綠島的亞潮帶復育有環境上的差異,潮間帶有週期性漲退潮帶來的乾燥和高溫等環境壓力,生長在這裡的硨磲貝要面對更多的挑戰。而小琉球潮間帶得天獨厚,是全臺數一數二最容易觀看硨磲貝的地方,為傳達海洋保育生態的理念,並培養大眾親近海洋、愛護海洋觀念,讓海洋教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山團隊的潮間帶珊瑚礁生物復育工作將持續前行。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