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Podcast系列》海事所副教授劉子銘談「原住民傳統知識與海洋生態保育」

清明掃墓對原住民而言竟是與惡靈打交道?飛魚季與海洋生態有何關聯?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劉子銘至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分享「原住民傳統知識與海洋生態保育」,分享從經濟學轉向原住民文化研究的過程,以及原住民海洋文化對於自然資源管理相關研究,深入了解與海洋生態息息相關的原民智慧。

大學及研究所就讀經濟系所的劉子銘專長其實是國貿,讀研究所時機緣巧合下至蘭嶼代課,講解清明掃墓禮儀時,一位學生發問「老師你怎麼教我們跟魔鬼打交道?」此後劉子銘開始反思,「要懂他們的文化才能夠教書」,而原本要研究環境經濟學方向的他,現在則轉向部落、原住民相關研究。

大眾對於原住民認知之一大多來自山林間的陸地印象,較難與海洋產生連結,劉子銘首先說明原住民與海洋的互動關係,他提到,海洋資源管理上需要知識,過去一般認為是科學知識,例如對洋流、生態、珊瑚礁、魚類的了解,但還有另一種知識是關於使用方式,以及過去的自然史。使用方式牽涉到必須要了解使用的人,跟他們背後的文化機制,才能用以設計管理制度。而自然史則可藉由地質鑽探等深入研究,更細節的自然史其實存在於各原民文化中,一些神話、禁忌、洪水傳說等都反應了過去的歷史事件。

劉子銘進一步提到,海洋資源相關的人有其對海洋的理解,以及對海洋的制度,因此在管理海洋上,必須要先了解他們的使用模式跟需求。其次,在藝術科學上,以較為大眾熟知的「飛魚季」為例,其實達悟族的創世神話中,存在了5、6種飛魚,實際海洋生態中,飛魚的確分為很多種,這也反應了自然史跟使用模式。海洋資源管理部分,除了加強棲地、加強環境監測跟魚群資源調查以外,也必須了解權益關係人,也就是原住民。過去對於權益關係人的理解常是因為被法令限制,引來抗爭,了解原住民則有助於降低抗爭衝突,讓政策較易執行。

例如海洋保護區,蘭嶼在民國74年原本要籌備為國家公園,後來無疾而終。國際趨勢認為保護區不需要每年都固定,稱之為「可變式保護區」,管理的強度跟範圍可以隨著時間改變,而達悟族人傳統對於自然保護的機制恰恰好吻合此一趨勢。傳統法律上會規定劃設固定保護區,並且訂下禁漁以及允許捕魚的時間,然而這並沒有考慮到自然變化的狀況,所保護的魚類會隨著每年的環境跟氣候提早或延後。而達悟族每年招魚祭時間並不固定,由不同部落耆老輪流進行,以夢占的方式來預測招魚祭何時開始,根據原民說法,此與當地、當年度的生態環境有所關聯,招魚祭等同是根據魚群的狀況管控捕撈的起始點,也就是所謂的可變式,魚群多時捕撈,魚群少時禁漁,便是永續概念。達悟族用他們的方式,規範哪些人、用什麼方式抓飛魚,他們對於自然資源的管理方式隨著每年自然資源量而有所改變,就是目前國際上的可變、調整式海洋經營管理方式。

「其實原住民更符合國際趨勢!」劉子銘說明,現在國際上其實已經跳脫此一窠臼,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原住民對海洋的管理方式比現在的科學方式更好;第二個部分是,原住民對自然史的理解可以協助了解棲地或生態的演化。因此原住民從過去的資源使用者、抗爭者,轉變為現在的資源管理貢獻者,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知識。

飛魚季常吸引觀光客湧入蘭嶼,但觀光行為有時卻觸犯傳統部落文化,劉子銘認為,尊重原民文化要從教育做起,不論是主動了解蘭嶼特色、藉由影片介紹島上禁忌,或是候船時吸收原住民文化,只要願意了解、尊重多元文化,都能避免觀光客與當地文化格格不入甚至觸犯禁忌,也能有助於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為促進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的普及,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推出海洋教育系列訪談節目,希望藉此讓大眾更認識海洋。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Tea Time時光」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