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書畫流變的多元共生 文院推國際漢學平台

發佈日期: 2021-12-16
【文學院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與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莫加南,共同主持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臺在中山」,除了加強中山大學與國內外漢學機構、漢學家之交流,也期待組織出具有臺灣文化和風土經驗的跨文化漢學社群。賴錫三院長指出,計畫項目之一為「島嶼辯證法」系列座談,由「複調的年代:1949以後臺灣書畫的多元與共生」開場,透過一幅幅獨特的書畫案例,推敲其理論筆法如何涵蓋著西方、中華與台灣多元複雜元素,探討其融匯與共生之經驗事實。

「傳統資產進到台灣這塊土地裡面,無法以一個完全典範複製到每一個人身上。」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表示,「島嶼辯證法」系列座談的精神是希望透過學術思潮、文化經驗、藝術現象,例如文學、戲劇、書法、繪畫等不同角度來觀察、思考文化的「非二元」、「非此疆彼界」種種混雜共生之豐富性,以提供我們省思「在世共生」的必要性與多元複義。藉由1949以後臺灣書畫的流變發展中具體而微的多元與共生,及其所織就的複調年代,無疑讓我們看到了這一「辯證」特點。

「書法在應用史上不斷的、不斷的推陳出新,我們就繼續走下去吧!」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馮冠超教授,先以書法融合五行、時事與詩詞的自創品「送瘟神」作為引言,後以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輕現代主義三時期作品,分別展現機械美學、結構主義二元矛盾之美,以及近十幾年運用各種手法的特殊表現。在百多張融合漢字書法的創作中,馮院長充分展示西方藝術理論與東方美學、禪學等交互影響的痕跡。

政治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朱靜華則以穿透性的歷史視野,分析中國藝術在台灣的演變,討論故宮、婦聯會、大學學院等場域對國畫定位的詮釋。最後以提出反思性問題作結——國畫作為一個區域性藝術創作,當它自身區域文化的特性面臨全球化時,應該如何被重新定義與看待?

「藝術家的人生就是波浪型,一定有起有落。」藝術家潘信華現身說法,從自身的創作歷程談起,並以其間歷經多個藝術潮流時期,看出台灣美術數十年來的變化。潘信華從小生活在台東的自然環境中,高中時離鄉北上考大學,畢業後歷經任教國中、辭職回歸作畫和兼職打工等波折路,終在2008年後大開展覽,年過半百後才體會到藝術家的生涯。演講過程中,潘信華展示他一路來各式各樣的畫作:水墨、膠彩、卷軸畫等,以及捨棄西方透視法、中國卷軸畫敘事性等創新手法,呈現一個處於傳統與現代匯合的環境下,結合兩者且力求突破自我的創作者形象。

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兼任助理教授邱琳婷精要點出:1949年後島嶼書畫的「內擴性」跟「外延性」,意即台灣書畫兼具中國文化向內拓展,同時又能向外擴延到西方外國的可能性。莫加南助理教授亦提出:「我們在流動跟本性的對話過程中,怎麼找到一個平衡點?」邱琳婷回應:藝術有它的主體性,可以看到不同時期台灣藝術的發展,吸納了不同文化,互動後而有島嶼自己的新面貌。政治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林啟屏更期許,未來或能擴大為一整日的學術與藝術盛宴,更充分交流品味知性與感性之美。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