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課程激盪創意 中山學生團隊中鋼營奪冠

【西灣學院提供】中山學生「中鋼營」奪冠!中山大學中文系大四李沛瑄、企管系大三柯懿婕、海工系大三蔡汶蓁、材光系大三陳政諭及杜承濬跨院系組成團隊,參加「2021中鋼挑戰營:為未來提案一個綠色智能工廠」,以「Sea The Future」海下綠色工廠概念,勇奪最佳方案獎。

五天四夜的2021中鋼挑戰營藉由講座及工作坊,提供多種概念發展面向,幫助參加團隊完成對未來綠色智能工廠的提案。中山大學學生團隊提出「Sea The Future」海下綠色工廠概念,構想在2050年時,工廠移至海下,以風力供電,將工廠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種植農作,自給自足為該綠色智能工廠的一大亮點。團隊中就讀海工系的蔡汶蓁更提供了海洋工程相關專業知識,讓提案不只具備創意,更具實踐性,提案因此摘金。

由於「綠色智能工廠」主題極具未來性,提案的「創意」不可或缺,學生團隊來自不同院系,因共同修習西灣學院課程而熟識,也在課程中得到創意啟發。自大一就開始接觸西灣學院課程,擔任團隊隊長的杜承濬認為,自己在專業課程上鮮少接觸關於創意發想部分,但藉由西灣學院助理教授游銘仁開設的「創造力與社會創新」課程啟發,內化創造力發揮技巧,在中鋼營完成以創造力實踐社會創新的提案。「西灣學院讓我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柯懿婕運用發散思考為綠色工廠的提案給了很大幫助,反思idea的可行性,讓提案內容更具體可行,她曾修習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張淑美的「創意設計方法」,其中發散思考、多元討論等概念,提升她在中鋼營的提案表現。

團隊一致認為西灣學院課程的學生組成多樣,不同的課程中,透過分組作業活動,獲得與不同專業學生合作共事的經驗,成為中鋼挑戰營的養分。李沛瑄表示,藉由跨領域學習,更能包容來自不同科系學生的想法,彼此溝通討論順暢,才能順利完成提案發想。陳政諭則說到,不同領域間的合作、不同的觀點看法,能碰撞出激烈火花,如同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之間會以不同的方式觀點交融,此次團隊合作是相當美好的體驗,「拿下第一就是最好的證明」。

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表示,西灣學院推動跨領域課程,看見來自不同學院、科系領域的學生們,藉由課程培養,實踐創新創意與團隊合作精神,長期耕耘受到學生肯定,也打破過往對通識課程只是「營養學分」的既定印象,希望擁抱多樣的通識學習,拓展學生多樣潛力,讓中山學子真正補充「營養」,學習之路更寬廣,看得更遠、走得更長。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