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國際人道危機 歐盟中心辦工作坊熱議難民處境

發佈日期: 2021-01-04
【國際處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國際事務處歐盟中心日前邀請Refugee 101發起人、曾多次於中東難民營及人權組織擔任志工的胡鈞媛蒞校開設「難民議題工作坊」,帶領15名學生與校外人士透過角色扮演和分組討論方式,體驗難民的處境,認識各國的難民庇護政策,並從中思考台灣未來推行難民法的可能。

根據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難民」意指「基於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的成員身份或政治見解歧異,受到迫害,因而居留在其本國之外,並且不能或由於其畏懼,不願接受其本國保護的任何人。」截至去年底,全球已有近8千萬人被迫流離失所,因戰亂或暴力等因素不得不逃離家園,前往他國尋求生存的機會。

為了讓參與者更加瞭解難民的處境,胡鈞媛以內戰頻仍的敘利亞為背景,帶領參與者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每名參與者皆拿到一張記錄著職業、健康狀況、經濟能力等資料的敘利亞籍「身份卡」,以及呈現一個國家一項收容庇護資訊的「資訊卡」,如英國的庇護申請成功率、 瑞典允許申請庇護者工作的條件、土耳其對申請庇護者的醫療政策等,由參與者依據「身份卡」上的條件,去思考自己身為一名飽受戰亂之苦的敘利亞人,在逃離敘利亞時,能帶走哪些物品、能帶幾位家人一起逃,再與其他參與者交換「資訊卡」上有限的資訊,從中抉擇該逃往哪一個國家。

胡鈞媛強調,多數參與者在抉擇的過程中,以工作權為最首要的考量因素。以瑞典為例,政府規定若尋求庇護者能提供個人身份證明與庇護申請證明,即使在正式獲得庇護及難民身份以前,也有機會能獲得工作許可。相較於其他國家,如英國、德國等對於工作權的規範,瑞典的政策對於尋求庇護者而言,相對較為友善。然而,胡鈞媛指出,「很多時候,難民都是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倉皇逃離家園,在那樣的時刻,多數人不會想到要帶身份證件或學歷證明等重要文件。」如同多數參與者拿到「身份卡」之後,列出逃離時會帶走如錢財、個人藥品、手機等項目,卻鮮少有人想到要帶走身份證件。胡鈞媛以一名敘利亞籍友人為例,當他倉皇逃出敘利亞時,唯一帶走的物品只有自己的筆電,當他來到約旦,因為沒有任何能證明自己身份或學歷的證件,自此無法繼續升學,原先對於職涯的規劃也許再也沒有機會實現。

在角色扮演活動後,胡鈞媛接著將場景拉回台灣,讓參與者換位思考,如果台灣能為敘利亞難民提供庇護,政府與相關單位在教育、醫療、工作權等各方面能夠思考的問題及相對應的政策。以教育層面來說,若台灣將安置1千名敘利亞青少年,在他們通過政府審核、正式獲得難民身份以前,政府是否應該提供他們教育的機會?是否依照本國課綱授課,或是另為難民學生制定新的課綱?從難民的角度來看,希望學習什麼樣的內容?在學校,這些尋求庇護的學生是否應和本地生一起上課?還是分班上課?胡鈞媛將參與者分為「教育部」、「難民」以及「學校」三個小組,讓參與者依照所擔任的角色去討論應對政策,再讓三個小組分別發表討論的結果。

過程中,有小組成員因持不同看法,而未能達成共識,如部分「教育部」小組成員認為基於人道考量,在這些學生尚未獲得難民身份前,即應提供基本的教育機會,但其他成員則認為,若學生最終未獲得難民身份,離開台灣前往他國尋求庇護,先提供教育則是浪費人民的納稅錢。透過小組討論,參與者從中瞭解一個國家在收容難民時,可能會面臨的難題與挑戰,進而對於台灣推動難民法的議題產生更多想法。

「真實世界中,難民逃往他國尋求庇護的路充滿變數且困難重重。」胡鈞媛提到,近年不斷湧入的難民潮,也為各國帶來空前的挑戰。透過這次的工作坊,看到參與者認真思考議題、全心投入討論,期盼能藉此提高參與者對於全球難民危機的意識,進而瞭解難民的處境、產生同理心,並對於台灣推動難民法的議題有多的想法與關注。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