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佔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孕育著形形色色的生命和資源。台灣四周環海,幾十年來對海洋的利用,已經從早期的港灣建設、海岸保護,逐漸發展到水下資源的探索和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等新興領域。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更從創校以來,就在這段進程中,發展成為涵蓋海洋科學、生物科技、海洋環境、工程技術、海岸治理及海洋事務等全方位的海事人才的搖籃。
高雄曾是全球排名第三的貨櫃港,也是台灣最大的遠洋漁港,因此1980年中山大學創校初期,海洋科學就是發展重點之一,1986年就成立海洋科學學院。
「台灣對海洋的研究在過去幾十年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早期重視的是港灣建設、漁業資源的開發,後來才有海岸保護、海洋生物研究等領域。現在已經發展到水下研究、海洋天然物經濟利用、離岸風電等,海洋已經是台灣經濟發展新引擎。」具有海洋環境工程背景的陳陽益講座教授打開話匣子,一口氣點出台灣幾十年來海洋科學的發展進程。
水下載具研發 探索深海
2006年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在科技部支持下投入水下載具研發,成功打造第一艘自製抗洋流水下無人遙控潛航器後,研發深海載具,成為能源國家科技計畫亮點技術,創下國內自主研發水下載具最大作業水深紀錄,打破過去深海探測載具及設備大都是向國外購買,後續維修與性能難以提升的困境,2018年更成立了「水下載具研發中心」,跨領域結合國內海洋科技相關產學研單位組成「科研水下載人載具開發聯盟」挑戰自主研發載人載具探勘台海海域。包括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探勘開發、及海底礦藏潛能調查,可望興起國內「水下經濟產業鏈」,更是離岸風電之水下調查、維修,或者潛艦國造研發的利器。
「水下載具研發涉及多樣尖端技術,例如聲納系統研發、水下聲學技術開發等不僅可運用於海下通訊、定位、監測,和國艦國造政策有高度關連性;也是離岸風電產業不可或缺的水下探測技術。」
陳講座教授指出,發展離岸風電是現階段國家政策,也意味著龐大海事工程人員的需求,從籌備期的環評、水下探勘、風場規劃,建置期的海事工程、風電零件製造、安裝服務,以及商轉期的風場運維,都需要各類人才的投入,後期的運轉維修,更需要在地化的人才。因此海工系長期與國內外工程顧問公司、營造、台船、中鋼等國營企業等指標性企業洽商實習;同時也與比利時根特大學等多所學校規劃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及交換學生,藉以達到學用接軌;109年更成立「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碩士班」,結合理論及產業最新發展趨勢,聘任業師教授離岸風電相關施工技術,打造業界最需要的人才。
循環經濟 永續海洋
循環經濟概念近年在全球持續發酵,為各國政府所倡議之政策之一,為了使環境能夠實現永續發展,全球各國也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對台灣來說,最有優勢的再生能源發電之一莫過於洋流發電。一項由陳講座教授領導的團隊就成功完成台灣首座在水深九百公尺建置深海繫泊系統與浮式平台,成功於每秒○.四五公尺流速下啟動發電機,連續運轉達60小時,為成功利用黑潮擷取能量的世界首例。
「循環經濟著重於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減少廢棄物排放,改善天然資源應用效率,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永續。中山海科院近年來三系二所一學程推動的方向,均與循環經濟的理念高度契合。」陳講座教授表示,無論是離岸風電、洋流發電,或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都兼具資源永續利用與生態保育的內涵。
2015年海資系海洋生物科技研發團隊就與海生館合作,以人工養殖方式成功培育出軟珊瑚,其中珊瑚萃取液經動物實驗,可有效幫助傷口癒合,在生物醫學上,可治療燒燙傷及異位性皮膚炎,燒燙傷與糖尿病傷口,珊瑚活性物質也適用於護膚保養品,這款人工養殖珊瑚製成的面膜,還大受歡迎。
海藻、魚類、珊湖,甚至是底泥細菌,都是研發新藥的重要寶庫,過去不易取得,本校海資系透過海研3號研究船出海採樣,提供萃取物和高醫大攜手抗癌、抗病毒及抗細菌的研究,長期累積下來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各國研究機構廣泛引用,讓台灣海洋天然物研究擠身全球四強之列,也為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注入活水,今年更有國際級科研船「新海研3號」接棒,為未來海洋研究的一大利器。
超前部署 培育全方位的海洋人才
「海洋科學的發展與日俱進,即使是國外,也是從沿岸海域的探索,逐漸遠離海岸,能源的開發也逐漸往深海拓展,1996年中山就成立了海下技術研究所,跨領域結合機械、電機、光電、資訊、人工智慧等領域,研究成果幾乎與歐洲同步。」陳講座教授表示,中山大學在海洋的研究,不僅涵蓋了目前最夯的海下科技、離岸風電、海洋生物醫學研究,海洋科學系致力於海洋生態的保育,海洋事務所培養海洋政策及產業服務人才,開辦高階水下文化資產以及國際漁業管理專業學程;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學位學程則是與中研院合作,以發展海洋生物科技及產業應用為主要目標,方方面面打造海洋產業的人才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