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首發現:文蛤基因多樣性偏低恐不利存活

發佈日期: 2020-08-31
到底是誰害死了文蛤?文蛤養殖近來持續發生大量死亡與生長緩慢等問題,台灣養殖文蛤首次DNA調研結果出爐,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教授劉莉蓮團隊以分子生物學技術,比較台灣的養殖文蛤與中國沿岸野生族群的基因多樣性後,首度發現,本土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偏低,恐不利存活,建議可自野外引入野生個體來增加基因多樣性,以提高文蛤產業的競爭力,改善漁民生計。

餐桌上受歡迎的文蛤是台灣主要的養殖貝類,從種苗到養成都可在人工管理環境下量產。目前台灣文蛤的育苗產業主要在雲林縣,養成則在彰化、雲林、嘉義及台南等沿海縣市。近年養殖文蛤常出現不明原因死亡,漁政單位和學界皆提出影響因子,包括氣候異常、底質缺氧、水質惡化、底土污染、病菌危害、養殖管理不當或基因窄化等。不過,相較於日本、韓國、中國、泰國等國家紛紛投入文蛤基因多樣性研究,台灣一直沒有本土相關調研成果。

「台灣的養殖文蛤的確有基因多樣性偏低的現象。」中山大學海科系劉莉蓮教授、廖德裕副教授與助理黃瀚霆、碩士生包家寧組成研究團隊,費時一年多,蒐集金門、淡水的野生文蛤與各地養殖文蛤進行DNA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顯著低於中國沿岸的野生文蛤。」團隊發表論文已獲刊於國際期刊《水產養殖研究》(Aquaculture Research),這也是率台灣學術界之先、本土養殖文蛤基因調研的第一個成果。

廖德裕副教授指出,台灣數十年來都以人工繁殖的方式養殖文蛤,由養殖場先挑選種貝育苗,再賣回養殖場養成。有關文蛤的死因眾說紛紜,有養殖戶懷疑是因為母貝在一次次近親繁殖後,造成基因多樣性降低,導致文蛤育成率變差,「但這種每次都用高達一、二千斤種貝育苗的方式,近親繁殖的可能性不高」,所以,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可能是在人工繁殖一開始,挑選種貝族群太小所造成的,「從野外引入野生文蛤,來增加養殖文蛤基因的多樣性,是一個可行的解方。」

劉莉蓮教授進一步解釋,過去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可能還不至於有不利生存的隱憂,但在氣候變遷、養殖環境改變等大環境變動加劇的挑戰下,養殖文蛤的DNA恐無法有效因應多變的現實狀況。此外,團隊研究也發現臺灣的養殖文蛤不是早期認定的文蛤(Meretrix lusoria),而有可能是中華文蛤(M. petechialas),但確切的分類仍需進一步研究,這些從基因多樣性角度切入的發現,對協助漁民與漁政單位找出有利文蛤存活的對策提供了新管道。

台灣養殖文蛤首次基因研究論文發表請見https://doi.org/10.1111/are.1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