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永遠的詩人 中山大學辦余光中國際研討會

為紀念陪伴中山大學走過32年歲月、見證中山蛻變與成長的余光中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於10月12日至13日舉辦「余光中國際學術研討會」。透過專題演講、論文發表、新書發佈、詩歌音樂會、國際影響力論壇,紀念詩人在學術、創作等各領域的卓然成就。

今日包括余光中教授遺孀范我存女士、二女兒余幼珊、三女兒余佩珊及多位余老師故交與學生出席追念。適逢余光中教授逝世周年,中山大學前文學院院長黃心雅也致贈余師母兩本余學新書。其中一本《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由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李瑞騰擔任主編,精選來自全球各地50多篇追思文章集結成冊;除彰顯余光中大師級的文學高度,更有許多文壇佚事與不為人知的小故事,讓人見識到離開書桌、下了講堂的余光中。

另一本新書《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則由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講座教授蘇其康、前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儀君及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學世界。本書原是要送給余老師作為90大壽的賀禮,如今出版初衷雖已不同,但景仰和敬意未減。三位教授表示,這是一本紀念余光中的專書,內容從原本的祝賀情景變為悼念篇章,「若余老師泉下有知,應該不會介意,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日後研究余光中作品的必備參考」。

中山校長鄭英耀憶及余光中教授抑揚頓挫的朗誦聲、詳盡的解說、幽默的經驗之談、翻譯練習稿紙上親筆批改的端正字跡等,都使學子感受其不凡的身教與言教。他說,十年前,余教授將他與西子灣的緣分,寫成了〈西灣落日圓〉這篇散文,在報刊連載,儼然成了最佳招生大使,讓更多的民眾進一步了解中山大學的環境與校風。

除了為期兩天的國際研討會,校方也在場外大廳舉辦《望海—余光中教授紀念特展》,本次特展陳列余光中教授的作品、珍藏照片、經典手稿、特藏品及周邊應用商品等。主辦單位更特別在現場重現余光中教授在中山文學院的研究室場景,連窗外的西灣海景也以大圖模擬;書桌上,則擺上余教授曾用過的打字機及複印的手稿,期待觀者能從其手稿中的筆觸、生活照片及特藏實物,感受大師創作和寫作的能量與溫度。

【附錄】

余光中教授為華文世界著名作家,詩、散文、評論、翻譯均擅長,已經出版繁體及簡體中文專書七十多種,曾經獲得四所大學之榮譽博士及獎項數十種,包括霍英東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及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可見其在海內外文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余光中教授與高雄及中山的連結寬廣且深遠。1985年余教授定居於高雄,在座落於西子灣的中山大學任教,並出任中山文學院創院首任院長兼外文所所長。對於行政與教學工作,皆不辭辛勞。隔年,余教授為「木棉花文藝季」創作了〈讓春天從高雄出發〉這首詩,做為活動的主題思想,彰顯了高雄的精神,後來廣為傳頌。1999年,余教授雖然名義上卸下正式教職,仍爽朗允諾擔任榮譽退休講座教授,讓莘莘學子們能夠親炙大師的風采。

余教授於2017年底因病辭世,文壇無不慨嘆。今年春夏,余教授之故交舊友、同事、門生等,感念其貢獻,為詩人籌備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選定9篇論文發表,並安排1場主題演講與2場專題演講、2場新書發布會、1場《詩‧歌:向余光中致敬》紀念音樂會、1場「余光中國際影響力論壇」及「望海─余光中教授紀念特展」,以表彰余光中教授於詩、散文、評論、翻譯之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