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海水酸化 海科系雷漢杰助理教授獲頒第5屆「海洋薪傳獎」

發佈日期: 2020-08-25
海洋科學系雷漢杰助理教授榮獲中華民國海洋學會第五屆「海洋薪傳獎」,主辦單位近日頒獎,鼓勵年輕學者積極投入海洋研究,並勇於從事海洋探測工作,以承續臺灣海洋科學研究,以及對海洋研究的熱忱與奉獻精神。雷漢杰助理教授也是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成員,他參與各種海洋研究相關的國際計劃,包括表層海洋─低層大氣研究(Surface Ocean - Lower Atmosphere Study, SOLAS),同時也延伸過去的全球通量聯合研究(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JGOFS)和世界海洋循環實驗 (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WOCE) 工作。

雷漢杰表示,海水酸化不僅將衝擊某些海洋生物的生長,改變生態,且還可能使全球暖化情形更為嚴重。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資料《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2013年氣候變遷:物理科學基礎),海洋平均酸鹼度自從上世紀50年代顯著下降;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照現有趨勢持續增高,預計本世紀末海水的pH將會從目前的8.1下降至7.8。

「海洋是吸收大氣二氧化碳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但有越來越多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溶到海水裡,並形成碳酸,讓海水酸化。雷教授表示,整個地球海洋佔總面積的71%,我們的生態、氣候都深深地被海洋影響,所以海洋的改變也會影響人類。海洋酸化不只跟全球暖化息息相關,甚至可能使之加劇。雷教授強調,海水酸化會讓浮游植物產生硫化合物量下降,硫化合物有助雲的形成,因為雲的產生會遮蔽陽光,使得地球表面涼快一些,「但硫化合物量下降導致雲減少,全球暖化可能因此變得嚴重」。

海洋酸化也會影響到整個生態和不同海洋生物的數量。例如不怕熱又不怕酸的水母,近幾年常看到爆長。也許未來水母會變成優勢種,而其他品種的數量和大小卻會下降。一些以碳酸鈣組成殼體的海洋生物的外殼會長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薄。雷漢杰指出,有一些珊瑚和有孔蟲在比較酸的環境長得比較慢,有孔蟲的殼有時候也會長得比較不好,「酸到某一個程度也可能會溶掉」。

雷漢杰說,目前全球科學家無不盡心尋找緩解海洋酸化和促進光合作用生物發展的解方。全球不同地區的海水,特別是表水,缺海洋生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科學家研發把深海水泵到表面的技術,希望營養價值高的深海水可以讓在表水長出生物,光只可以穿透海洋上層,促進藻類光合作用。另一個有效技術是「施鐵肥」,鐵肥可讓在缺鐵的南大洋長出更多浮游植物,有助以光合作用吸收更多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