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振興券」或「三倍券」? 陳世哲:名稱影響消費意願

發佈日期: 2020-07-15
【校園記者吳亭瑩採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行政院為活絡國內經濟,推出振興三倍券,今(15日)起開放領取,希望透過每人支付1千元,換取3千元的票券來促進消費。從七月一日至今,預購「三倍券」的人數已破千萬人,命名方式也引發討論。對此,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陳世哲指出,「三倍券」的命名方式其實與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有關,且會影響民眾的消費意願。

人力資源經濟學是陳世哲特聘教授的研究專長之一。他表示,心理帳戶是行為經濟學的概念之一,意思是人會根據金錢的來源、存放方法與花費方式的不同,自動將金錢歸類並賦予不同價值。以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Nicholas Epley的研究為例,兩組學生各獲得50美元,一半學生被告知這筆錢是「退稅款」,另一半學生則被告知是「額外紅利」。實驗開始一個星期後,「退稅款」組的學生平均花了9.55美金,「額外紅利」組的學生卻平均花掉22.04美金,受測的結果呈現截然不同的差異。

陳世哲教授分析,對於「退稅款」,民眾多半選擇將它存入銀行,因為大家會覺得「退稅款」原本應該就是屬於自己的,政府只是把它退回來而已。但是對於「額外紅利」,民眾會視這筆錢為天外飛來的小確幸,多半會選擇拿這筆錢去旅行、渡假,抑或是購買平常不會購買的東西。

若以薪酬管理的角度切入,「獎金」和「薪資」也可以應用於心理帳戶的概念。獎金會被認為是額外的紅利,因此更有可能被花掉;相對的,薪資則會被人們認為是日常生活的開銷,會較為謹慎、節制地使用。

過去政府也曾發放3600元的「消費券」,如今三倍券改名換姓,捲土重來。陳世哲教授認為,無論是「振興券」或是「三倍券」,若要追求最佳的政策效果,應該要使民眾有「意外之財」的感覺。如此一來,民眾不會認為票卷是從自己繳納的稅金中退回的。「在景氣不佳的時候,要民眾額外掏錢消費非易事,因此政府需要確實搔到癢處,激發民眾購買慾才行。」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