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獎(特優獎)
閱讀書名:移動書房
作者:陳美蓁
系級:外文碩三
閱讀,不單單只是文字書寫,搭配上圖片,作者似乎就像在導一場電影。本書作者昆布,「是一位業餘,但認真十足的讀者。他有一個可以移動,可以搬遷的心靈書房。」(詳見書背) 身為研究生的我,除了課業上的研究資料外,我最愛的課後活動便是閱讀,不論是中外小說、報章雜誌,只要是能纾壓、解心靈的渴,我都會讀得愛不釋手。只要是出門在外,課間休息,我都會在包包裡放一本書,不是課本、也不是論文,而是一本可以在閒暇之餘,讓我一窺另一個世界的書。這本書開啟了我狹隘的視野,帶我暫時逃離眼下的緊湊人生。如此說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是昆布,我們都是認真的讀者,一拿起書,我們也有間移動式、搬遷自如的移動書房呢!
昆布為網路上談書談閱讀的知名寫手,這本《移動書房》為他多年來網路發表的寫作文集,全書收藏了他近年來37篇的創作,搭配個人攝影20幅,移動書房的一角一落也隨之具體呈現。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書房版圖」談閱讀和寫作,第一章,他便以「讀書是個漫長而複雜的經驗,有點像從事自助式的長途旅行。」(p.28)為開頭。的確,很多時候,面對人世間的紛紛擾擾,拾起一本書,探究靈魂個徹底,也圖個耳根子清靜呢!透過昆布的文字世界,身為文學班底的我也能跟他一起編織綺麗卻實際的文學夢。寫作也是如此,有千言萬語、天馬行空的故事,如果能鼓起勇氣、提起筆寫下,何不能化空想為實際呢?第二輯「閱讀 在燈下」則談閱讀他人作品所得到的體悟,從聖經、戰爭,談到文學大家,在在都顯示作者閱讀觸角之深遠,讀完都有所感悟。其實在此輯第一章他便以題點明,閱讀是一種「觀看他人的旅行」,這樣的旅行就像是楊牧所說的,「是一種滌洗,是一種探索」。閱讀他人作品的也是一種風景賞趣,如只能走馬看花反而無法解心靈的饞。昆布在此輯以其閱讀心得來記錄當下的收穫,並與現實的心境有所結合,化為一種成長紀錄。第三輯「晨光咖啡」則為他個人生活經驗的感受,從父親、母親寫到台美生活的文化差異、國際新聞大事,用最細微的瑣事體悟出人生真摯的大道理。一位成功的作家其實就是觀察入微的生活家,對生活經歷的描寫也幫助他形成與建立自我認同。在自序裡 (p.23),昆布即提到書名的來由,多年來的遷徙搬移,總算在美國找到一個落腳處,但卻是一個移動式的組合房屋—mobile home,也因此他的住家跟他滿坑滿谷的書籍可以隨著他「開」到哪就「讀」到哪。其實,在我看來,再大的櫃子、再多的藏書,都比不上一個下午的抱卷情誼。如能找時間閱讀,不僅是充實自己,也是犒賞自己。閱讀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隨著作者的書寫,讀者可以有所想像、隨之起舞,即使不出門,也能以這樣的方式去看世界。
論閱讀與書寫
在「閱讀與書寫—回溯、探索和記憶」這篇文章裡,他說其實英文俗諺:「We are what we eat.」也可以改寫成「We are what we read.」(p.42) 因為我們讀的書終將會成為我們的思想,左右著我們的思維和眼光。他更用普魯斯特的名言加強他的觀點,「當每個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讀自己。」昆布用《法國中尉的女人》的作者的觀點又提到,「我們就能推測為何John Fowles會說,他很仰慕某些作家(George Elliot等等),卻不能將他們的書當作樂趣來讀,我想乃是他無法在這些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圖像。」(p.42) 在閱讀的同時,我們也在作家的文字裡找尋自己的身影,如此才能引發共鳴、感同身受。什麼樣的人讀什麼樣的書,就跟飲食一樣,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再怎麼強加佐料、強顏歡笑也是食之無味,一下肚也是消化不良。昆布更用筆記的方式去記錄他的閱讀生活,也因為當年的閱讀痕跡,回頭所見不僅能重溫早期的成長軌跡,也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省思,「紀錄對我而言,不只是幫助記憶,也是促進消化,更是一種提醒。」我現在所做的(讀書心得),其實不也是一種當下的記錄?此時此刻我在這本書所看到的、所體會到的,二十年後再回頭看,或許會是另一種新的刺激,提醒著自己過去種種並不盡然是昨日死,反而使今日種種富有生命的延續力。就如蔣捷的《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不同年齡,對於聽雨都能有不同心境,閱讀何妨不是如此?昆布更提及許多作家都重視「重讀」的價值,「當他們來到一個較成熟的年齡,『重讀』所產生的靈感,使他們彷彿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擁有另一層領悟,是他們幼年時代無法體會的。」今日的閱讀比以往見解更為透徹,然而如果沒有過去經驗的累積,是不會有這樣的成長與進步。(p.43)
昆布肯定閱讀的價值,沒有閱讀,我們怎能有機會一探古人的文化與社會,沒有閱讀,我們怎能有機會瞭解前人的想法,而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閱讀,我們才能在光臨某一勝地或美景時,能以他人的詩句或遊記作相對應。這些感受、體悟因為閱讀他人的旅行得以引發共鳴,「此刻,閱讀比經歷更真實,至少它鍛鍊我們探索的心智。」(p.41) 而讀者所扮演的角色其實也是綜合了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優點,太熱情的讀者無法保持中立,而太客觀的科學家又太冷冰冰,也因此如能綜合藝術家的熱情和科學家的耐性(passion and patience),讀者才能享受文學的樂趣。(p.40) 書本所提供的價值,在今日也因娛樂的演進與過去有所不同,電視充斥著五花八門的節目、娛樂設施更是無所遁形、花樣百出,然而「人心靈的乾渴卻日趨嚴重。即使閱讀也是輕薄短小,點到為止。」開卷不保證有所收穫,今日書籍種類再怎麼多樣,也可能淪為垃圾食物。(p.48) 昆布認為適當挑選閱讀種類是必要的,圖書館也應負起教育責任,他提到有所學校的圖書館只有一層總是門庭若市,有別於他層樓的乏人問津。令人驚訝的是,這層樓的圖書並不是什麼偉大的文學展覽區,卻是滿滿的漫畫。(p.49) 閱讀其實直接影響著讀者的思維和品味,如果學生只習慣看漫畫,反而對文字反應遲鈍。也因此,閱讀的方式及種類不容忽視,書本除了提供知識,其實也提供我們心靈雞湯,每一寸每一滴都是最佳萃取。
閱讀他人作品,就是一種旅行觀察。昆布在「煙霧˙晴空˙書塵」(p.84)裡以衛浩世Peter Weidhaas的《憤怒書塵》為文章主軸,當時昆布正受困於南加州的森林大火,無法搭機回丹佛。憤怒的心情,搭配此書,綻放出一趟壯年回顧青年的回憶之旅。「我們見識到他苦悶追尋定位的過程;他也是個憤怒青年,透過旅行、閱讀進行各種可能的途徑,尋找方向,探索意義,渴望得著人生定位和幸福秘訣」衛浩世因為成長背景,戰後社會價值分崩離析,使得他選擇到南美洲重新思考人生,探索真實自我,這樣的放逐經驗,使他從中打滾、成長。也使得他擁有更寬廣的國際觀,助於推動閱讀運動,擔任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多年。他所推動的書展不具庸俗的商業氣息,反而充滿濃厚的人文色彩。透過知識與經驗的交流,代代才有更淵遠不絕的傳承。而在「意第緒語從灰燼中復生」與「一枚藏書票」,昆布娓娓道來一個愛書人的故事。意第緒語原是猶太人最廣為使用的語言,然而因為政經背景的隔閡,使其遭受迫害、瀕臨絕境。然而在一九七○年美國猶太青年亞倫蘭斯基(Aaron Lanksy)發起了拯救意第緒語運動,原本一開始不被看好,甚至被自己同胞嘲諷、勸退,經過一連串的努力及堅持,終於獲得媒體注意和世人迴響,如今「國家意第緒語書籍中心」收藏著亞倫蘭斯基和團隊多年來努力救回的意第緒語書籍,昆布也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參與了救書運動。就如每一個非營利機構,募款使其得以生存、維持運作,藉由藏書票這樣的募款理念,「對於NYBC(國家意第緒語書籍中心),每位愛書人都是可能的捐贈者」,透過人與人的交流,書籍重新獲得世人的重視,得以保存。亞倫蘭斯基給世人這樣一個訊息,「搶救書籍雙層的意義:一面是屬於猶太民族的故事,它重視並重建猶太意第緒語的文化;另一方面,更具有普世意義,也可說是全球性的事務,它是所有愛書人的故事。」(p.95)
論閱讀與旅行
旅行也是進行閱讀與書寫的重要途徑。昆布以羅斯金(John Ruskin)的說法作為佐證,「Ruskin也鼓勵我們在旅程中寫作,藉由書寫『用文字作畫』,留存美的印象。他提到我們對風景天氣的描寫貧乏,並非我們沒有文筆,而是懶惰。」閱讀與旅行其實就是在培養敏銳度,寫作就像前篇提到的「作筆記」是同樣概念,勤作筆記就是累積自己的觀察力,沒有才華不是藉口,懶惰才是真正的敗因。昆布以狄波頓對旅行的兩個層面做比擬,第一種旅行為壯遊(grand tour)並非人人都能做到,這種旅行費時多年、價錢昂貴,而第二種旅行則是人人可為,但心智及努力也是非常不簡單!壯遊經歷雖繁,收穫可觀,但超迷你的旅行也是鍛練文筆的最佳途徑,就如法國作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的作品《斗室之旅》為例,再簡單、看似無奇的地點都能成為深層旅遊、寫作的題材。「旅行需要鍛鍊學習,就像畫畫寫作一樣,沒有人天生就是高手。雖然有人天賦較高,但天生玩家,不一定都能玩出門道。」(p. 110-11) 寫作也是一種旅行,藉由作者的視野是描寫、去觀賞生活的各種細節,產生的深度與體悟,在讀者看來真能說是一趟觀察旅行。藉由分享,讀者進入了作者的文字世界,有所遊歷,有所收穫!「讀別人的旅行,雖是紙上談兵,但好處就是引發我們出外的渴望。」(p.114) 誰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沒有前人的經驗分享,我們哪能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吟詠他人詩歌。藉由閱讀他人的遊歷,也啟發我們走向戶外看世界,就如昆布所說,也許哪天我們的行動力被書本給激起,想同作者一同窺探這世界之趣,也許屆時我們的旅途也能像書上所寫的那樣充滿想像與精湛呢!
這樣的旅行經驗,又像是寫作構圖,在「創意讀寫」一篇,昆布認為作者最大的創意就是使文學、哲學脫離抽象的概念,使其應用與切入都更顯實際,practical and approachable,「而你筆下怎麼構圖、展示,和你的讀法非常有關。怎麼寫就看你怎麼讀,讀和寫不能分家,光讀不寫,很難將你的閱讀所得具體化」(p.169)。這也就是為什麼作者強調讀後心得的重要,他人的旅行在你看來,可能會有不同的角度,而寫讀後感就是幫助你將閱讀具體化,以你的觀點去看、去呈現,這樣的互動,又讀又寫,既是讀者也是寫者,的確能激起更洶湧的浪花。而藉由閱讀,我們也有機會認識作者,昆布引用一位法國作家的說法,「歷史在時間的行進中,對歷史家的創作,遠多於歷史家對它的創作。我的書創造了我,我是它的作品」(p.173)。昆布肯定這樣的說法,並認為無論作品是虛構還是記實,它都提供了我們了解作者的途徑。作者不僅僅創造了作品,其作品也呈現了他想要的風貌,創造了一個「我」。「作品表現了他『願是』的風貌,日記把他真正的『所是』表露出來,無論是願是或所是,沒有作品,我們是無從認識作家本人。」 (p.173)
作家的旅行經驗,其實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旅行。有可能是一種想像,一種虛構的存在。昆布以宋坦Susan Sontag的「中國之旅(Project for A Trip to China)」為例, 文中除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其生父於宋坦5歲時因肺結核死於中國),也將對中國的想像巧妙編織成文,其實這並不是一趟真實旅行,是一個project,一個為旅行,想像而成的計畫,她在這個計畫裡,告訴你各種旅行中可能會發生、經歷的事,「文中佈滿這些排列(各種想像和預期的事物),展示各種可能,各種虛構與杜撰的可能,或者真實的遭遇,富有感性抒情,也有知性敘述。」(p.175)
宋坦雖說沒有真正到中國一趟,但藉由書寫,她其實已經到過中國,那個她朝思暮想、充滿各種可能性的中國,昆布認為這樣的創意書寫就像是馬可波羅的中國,虛實並置,充滿了各種想像、創意、歧義與可能性。在「作家靈魂繫於書桌」這一篇,昆布更以圖文這樣的創作,提出這樣的概念,「圖像佐以文字,傳達了書寫者與文字的掙扎…。無論我們在哪裡寫作,使用何種工具來紀錄生活,編撰故事,虛構情節,進行論戰,書中的經驗都值得借鏡,富有啟迪。」(p.180-81) 縱使我們不是什麼知名作家,所寫的雖不能稱作人生大道理,但每一次書寫、每一次記錄都是我們捕捉人生最可貴的片段,藉由書寫與閱讀,心靈神會,這不只是一種享受,也是一次成長經驗。
論閱讀與生活
在昆布的《移動書房》裡,每一篇作品都可以獨立存在,分開閱讀。但是集結成冊,卻產生作者對人生的共鳴。每一篇都是他對生命的寫照、生活的體悟。身為研究生的我,總是在書房、火車上、教室或是各種奇奇怪怪的場合、角落,閱讀、書寫或是旅行,汲汲營營學業、事業或是人生各層面向,卻還能圖得片刻寧靜、半天悠閒伺機進行閱讀活動。在各個時間點,空間面,或許在當下能有所體驗,累積成串為我對生命的領悟。不論是從各地圖書館挖掘、搬了一大堆書,啃蝕著知識、解心靈的渴,或是藉由到各地旅遊、結交朋友,我們的人生不也是一處「移動書房」嗎?在書本之間獲得知識,在往返之間得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