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系陸曉筠「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研究團隊獲ASLA首獎

發佈日期: 2015-07-15
國立中山大學海工系助理教授陸曉筠與合作團隊規畫「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獲「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專業獎項中規劃類首獎,為台灣首次獲此殊榮。

中山大學受農委會委託,規畫「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本屆ASLA評審團認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規劃案是最優秀的水資源策略,引導過去開墾的海埔地逐步回歸自然,除了在景觀上的規劃考量外,更考慮到全球性候鳥遷徙路線等議題,「這是一個思維清晰且能夠引起共鳴的規劃作品」。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規畫主要負責執行者,國立中山大學海工系助理教授陸曉筠表示,承辦計畫時發現規畫內容其實牽涉很廣,因此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也思考尋找其他專業領域學者協助。陸老師笑著說,自己其實是中山大學校友,高中時參加營隊因而喜歡上中山大學的環境,大學便決定離開台北到高雄唸書,大學時曾經修過一些外系老師的課,因此對此次合作的老師有基本認識,此計畫便與同系教授楊磊、助理教授于嘉順、同校生科系教授張學文、生科系教授楊遠波、公事所教授高明瑞、台東大學教授彭仁君共同合作。面對昔日的老師變成今日的同事,陸曉筠老師一點都不緊張,「因為可以對老師耍賴呀」,由師生變同事的互動反而親切,這也是陸曉筠老師第一次嘗試跨領域合作,收穫很多。

陸曉筠老師提到,這個規畫案進行了兩年,頻率高時每週都要實地探勘,有時團隊成員工作到太晚甚至還被困在濕地園區,得緊急聯絡管理單位放人。陸曉筠老師說明,由於濕地生態多樣化,因此非常需要各相關領域學者的協助,像是楊磊教授、于嘉順老師率領學生到基地採集水樣、調查水文狀況,生科系教授張學文指導學生研究棲地物種,陸曉筠老師也特別提到中山生科系教授楊遠波,以將近七十歲的年紀親自幫忙辨識濕地及造林地內各樣植物,「其實很擔心老師在大太陽下昏倒」,陸曉筠老師對於所有老師的協助感到十分感動。獲獎訊息傳來時,合作團隊十分興奮,陸曉筠老師的學生甚至將研究室中的花盆、魚缸、牆面都貼上「ASLA」字母。

陸曉筠老師認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規畫案獲得評審肯定固然值得欣喜,但更希望此計畫能落實成功,陸老師說, 海洋海岸及濕地議題近幾年來逐漸獲得社會關注,但希望不只是口號而已,因為環境保育要長期投注,因此面對政治或是社會環境不穩定時,環境保育很難持續進行。

陸曉筠老師與一些學者討論過,台灣許多環保團體這幾年積極引進國外行之有年「環境信託」,像是日本的龍貓森林、英國的彼得兔湖區等,希望能藉由集合眾人的資金或資源,匯聚成巨大力量,進行環境保護,拯救白海豚便是重要例子。陸老師期望未來海岸法、濕地法等相關法規通過後,讓環境保育有確實的法治管理,台灣也能打造出台版龍貓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