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處提供】繼斯里蘭卡後,國立中山大學插旗波羅的海國家!中山積極拓展國際學術影響力,於波羅的海地區成立旗艦級「臺灣與波羅的海國家物理研究中心(Taiwan and the Baltic States Research Center on Physics, TBRCP)」並舉辦揭牌典禮,中心研究主題涵括凝態物理學,材料科學及光電工程學,參與者包含臺灣與波海三國的科學家,鼓勵研究人員互訪,交換學生,共享實驗室,及爭取更多國際科研計畫。
周明奇研發長表示,中山大學繼2019年於斯里蘭卡成立「臺斯海外科研中心」後,再度延伸科研合作觸角到波羅的海國家,成立第二個海外科研中心,此中心的成立緣起於2018年,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與拉脫維亞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Solid State Physics, University of Latvia, ISSP LU)、立陶宛科技與技術中心和維爾紐斯大學(Vilnius University)光學與奈米科技研究所合組國際團隊,申請歐盟2018 M Era. NET計畫獲得經費大力支持,並獲臺灣科技部補助,中心位址設於拉脫維亞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
拉脫維亞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主任Dr. Mārtiņš Rutkis表示,拉脫維亞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是拉國最頂尖的科研機構,每年獲歐盟及拉國科學院高額經費支持,擁有高素質的研究人力與研究經驗,惟缺乏實際應用的生產技術及轉譯至產業的能力,期待透過本中心的成立,以ISSP見長的基礎科學研究,加上中山大學在科學研究的適性及實用性的優勢,未來雙邊合作可預期突破性的發展,在國際學術界立下貢獻。
中山大學傑出校友、中華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處代表金星恭賀「臺灣與波羅的海國家物理研究中心」的成立,他說,這是臺灣與波羅的海國家首度正式成立的科研中心,開啟本國與波海三國交流的歷史新頁,具體落實雙邊科研合作與外交的關係,他身兼我國駐波海的大使以及國立中山大學傑出校友的雙重身分,倍感榮耀,他也期待藉此中心做為學術外交合作的起始點,進而擴展臺灣和波海國家更多學術、文化與經貿產業的交流,推動雙向互利合作,落實成功共贏的願景。
揭牌典禮後,由中山大學材光系主任張六文、材光系教授郭紹偉、蔣酉旺及光電系教授邱逸仁、李晁逵分別主持研討會工作坊,研討自組裝結構至中孔和微孔材料、仿生高分子共聚物光子晶體,到高效率五氧化二鉭非線性波導產生超連續譜等議題,熱絡的學術對話,奠立科研合作基石。
此次臺灣與波羅的海國家物理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中山大學研發長周明奇、國際長郭志文與材料科學及光電領域共9名教授與會,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處代表金星與參事徐蔚民獲邀觀禮,拉脫維亞國會議員暨友臺小組主席Dr. Jānis Vucāns及多位國會議員、前教育部部長,和立陶宛政、學界菁英領袖雲集,共同見證臺灣與波羅的海國家深化科研與外交關係的歷史一刻。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