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2020《遠見雜誌》最佳大學排行榜 中山大學榮列全國前五強

發佈日期: 2020-07-01

2020《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前30強排行榜出爐,國立中山大學名列全國前五強!《遠見》指出,今年綜合大學前四名依然是台大、清大、成大及交大,不過,清大繼2018年後,再度超越成大,重回亞軍;首度搶進第五名的中山,更擠下中央,成為國立中字輩一哥。翻開《遠見》近四年大學排行榜,中山也是前30強中,「唯一年年名次進步的大學」。
 
《遠見》分析中山的各細項表現,「學校自籌補助學生之平均金額」高居全台第一,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貢獻度)名次」則位列第二。學生的國際移動力被列為未來人才的關鍵能力,中山相關指標名列前茅,如「日間學制修讀雙聯學制學生數」全台第二,「國際教師數比」與「本國學生出國交流人數比」則位列第四。《遠見雜誌》主編謝明彧說,從各細項調查結果發現,中山辦學十分看重學生和社會權益,且除了傳統頂大重視的研究能量外,中山其實非常重視教學,「在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教學的情況下,中山的表現也就越來越好。」
 
《遠見》的新聞稿以「傳統頂大排名竄出黑馬 中山首度進入前五強」為標題發布2020排行榜名單。調查指出,中山大學是前30強中,唯一一所連續四年「每年前進」的大專校院,從2017年第10名,之後鴨子划水成為第八、第六,今年更搶進前五強。贈獎典禮上,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從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手中接下「綜合類典範獎」,他強調「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學校是引導學生、提供共學與系統化理解未來的觸媒,將資源投入教學與服務,才能讓學生在中山四年良性成長,「當大環境開始呼應這件事、國際也愈來愈重視這方向,中山過往累積的努力,終於愈來愈被看見。」鄭英耀表示,中山一直秉持著「想像未來、勇於追夢」的DNA精神,特別重視「教學」與「多元」,感謝中山在科學研究、人才培育、社會責任的努力被看見,未來將持續追求進步。
 
擔任致詞貴賓的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提到,大學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台灣的大學不斷進步,已可與國外並駕齊驅。從歐盟指標可發現,大學已開始從跨領域的湊合、組合、整合階段,現正走向融合。高教無不開始重視跨校、跨領域、跨語言、跨社會、保育生態等趨勢,台灣政府應挹注更多教育經費,幫助大學前進。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則表示,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因為教育落後而社會進步;沒有因為教育資助過多而財政崩潰;沒有因為教育屬於少數人而社會安寧。
 
國外對高教績效的評比行之有年,台灣直到2016年《遠見》發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才有了較符合國情的排名元素,為求周延,2018年起,《遠見》進一步優化評鑑標準,多數公開資訊由「遠見研究調查中心」蒐集,學術論文統計資訊委由全球資訊分析公司愛思唯爾(Elsevier)執行,旗下Scopus資料庫、SciVal研究分析指標提供可靠且多元化的數據。
 
《遠見》認為,公布排行榜的目的,不在於標榜總是名列前矛、家大業大的頂大,而是讓各大學明瞭自己的競爭位置,因此,今年進一步擴大公布四大分榜的前30強。過往評價大學聚焦在學術表現,忽略了教學品質、社會貢獻的成績,去年,國際權威大學評比《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度公布「大學影響力」排名,評比各大學在環保、平權、社福上的表現;同樣,教育部近兩年也大力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以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徵選與獎勵,強調大學在學術外,也應重視服務與教學的成果。
 
《遠見》強調,為接軌國際高教趨勢,每年調整指標內容與比重,去年新增「財務」面向,反應近年台灣私校退場與校務穩定問題;今年維持「社會影響」、「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推廣及產學收入」及「財務體質」等六大面向,將細指標擴增到39項,選用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相同計分來源,新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貢獻度)名次」,搭配教育部力推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補助件數」,觀察國內各大學在「大學社會責任」上,是否有所行動。另外,《遠見》將「教學表現」比重拉升到15%,真實反應大學在整體表現上是否符合時代價值。
 
延伸閱讀:《遠見雜誌》七月號「重研究,更重教學 學生帶動大學轉型」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