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青年就業 邱毓斌:留意勞動權益

發佈日期: 2020-06-22
【校園記者鄭至娟採訪報導】六月畢業季,許多學生將投入第一份工作,青年低薪儼然為他們心中的夢魘。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根據勞動部2019統計青年(15至29歲)失業率達8.47%,對此國立中山大學學生會邀請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邱毓斌,與學生解析現今青年就業環境與注意事項。邱毓斌強調,青年應以積極正面的態度來面對職場,並需適時注意自己的勞動權益。

邱毓斌開宗明義指出:「現今的就業環境老實說不好,因為過去只要認真基本上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而現在就算認真可能也會發生失業的狀況」。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近日數據顯示,自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青年所面臨的失業情形尤其嚴重,全球有多達1/6的青年失去工作;因此,現在多數青年對於工作的態度持著「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邱毓斌提到,所謂好的工作就是雇傭穩定、收入不錯;相較之下不穩定、低工資、過勞等就是勞動環境較差的工作。

邱毓斌也比較了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就業環境及勞工意識的差異。他說,可以發現台灣工作時數高於他國,且貧富不均明顯,從過去到現在越來越嚴重。多數人薪資微幅成長,而在M字頭前端者,薪水反而是倍數暴漲的。邱毓斌認為,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需要勞資政三方相互合作,才能打造更好的就業環境。針對勞工的部分,勞工具有勞動三權,包含團結權、協商權、爭議權,需注意法律所給勞工的保障,需適時注意自己的權益,包含說在職場工作時,需要留下自己的打卡記錄、薪水單等,以便當後續發生勞資爭議時,能夠舉證保障自己的權益。

「職場面試時,多數人都強調自己的強項、優點,我自己也不例外。」邱毓斌憶及當時為了獲得工作機會,強調具備個性樂觀積極、多才多藝、不怕辛苦等特質與能力,「可是多數人獲取職務後,背後可能會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加班、過勞等後續問題。」他舉了客運駕駛、保全員、實習醫生等為例,希望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勞動條件及環境。中山大學學生會長莊皓鈞則建議學生在校時,針對未來想要過的生活、什麼職業會是可以做比較久的等層面思考,並利用校園中資源多修習各領域課程、多聽相關工作坊演講,以確認自己對於勞動的需求。

(照片來源:學生會)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