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車大廳開放席地而坐? 前捷運局長談公共空間運用

發佈日期: 2020-06-15
【校園記者曾柏翰採訪報導】疫情趨緩,台鐵台北車站大廳是否重新開放民眾席地而坐引發討論。高雄市捷運局前局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吳義隆認為,北車大廳雖然提供交流空間,但這並非台鐵原先計畫中的需求,會出現移工聚集活動,是因大廳購票的使用率沒有預期的高而留下多餘空間,建議台鐵若站在提供公共財的角度,不應限制民眾行為。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後,台鐵為避免群聚風險,今年2月起禁止民眾席地而坐,日前更拋出「永久禁坐」的構想,引起民眾正反看法:部分民眾認為在台鐵大廳席地而坐有礙觀瞻,且阻礙購票動線;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車站大廳屬公共空間,台鐵不應限制民眾在合法範圍內活動,應保留交流空間。

對此,吳義隆表示,台北車站大廳之所以形成民眾席地而坐的獨特景象,是因該地交通便利且屬於開放空間,長期下來成為許多移工假日聚會的選擇,另外,隨著民眾購票習慣的改變,由實體售票口、售票機,轉為電子票證或超商取票,這也減少了大廳的使用率,使得大廳多餘空間衍生成為交流空間。

他認為,台北車站大廳既然過去開放並無太大的反對聲浪,為何現在要考慮禁止?若突然禁止席地而坐,可能有歧視移工的嫌疑,甚至導致國際社會撻伐;而以交通運輸的角度而言,時代轉換下運輸設施產生衍生功能,在不影響原始規劃的購票動線下,給予其空間並無問題,應交由市場機制決定。他進一步表示,台北市提供空間不易,即使政府能提供新空間,也需要符合移工能接受的特性需求,否則可能出現更多阻礙。

關於台鐵空間利用,吳義隆表示,台鐵目前為國營企業,應思考台北火車站大廳是作為自由財或是經濟財,若是自由財即應給予民眾自由使用,若有出租場地營利的需求,則作為經濟財來營利,應考慮土地利用分區,以及是否要管制進出,如高雄捷運站為BOT,由民間企業營運,因此空間多有控管,在商業考量下,站體空間與空調都以需求來決定提供量。

至於高雄新車站會不會也出現台北火車站大廳席地而坐的現象?吳義隆表示,高雄的外籍移工屬性和台北不同,多以製造業為主,非服務業,且高雄新車站只有台鐵與捷運共站,較台北火車站少了高鐵的便利性,所以目前沒有此現象出現。但他提醒政府可以未雨綢繆,思考在車站站體內,在政府控制部分,看能否提供專屬空間給予類似需求使用。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