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下的藝術評論 當劇場變為線上直播

發佈日期: 2020-05-25
【校園記者黃婷容採訪報導】後紙媒時代,文字評論開拓網路新紀元。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許仁豪運用「做中學」( Learning-by-doing ) 教學模式,開設「戲劇評論」課程,首次邀請「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民生報》資深記者紀慧玲,回顧解嚴後,藝術評論從紙媒系統踏入網路化世代的興衰緣由,進而分析國內外劇評發展的脈絡差異。因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劇評制度受到嚴重挑戰,是否開放「網路直播」演出場次成為書寫對象,引發熱烈討論。

「西方戲劇評論在歷史發展上與產業有著緊密的結合。」劇藝系助理教授許仁豪提到,西方劇評的起源可溯游回二十世紀初,評論的內容多以表演手法、燈光、服化、劇本為主。以英國的《衛報》為例,許多評論產出於演出前,功能多用以表演藝術產業化的制度式推票;反觀台灣劇評常於演後刊出,功能則多為演出紀實。許仁豪認為「評論不只是對於作品的評價,更能展現當代的社會樣態」。台灣劇團多以公部門贊助經費做為營運主力,此時戲劇評論就能以「守門人」的角色,檢視其作品劇本完整性、導演手法調度、技術面執行等客觀標準,提供並協助公部門判斷,是否需要挹注預算於演出機構中,防止人民納稅錢遭濫用。

新冠疫情衝擊至今,全台藝文產業哀鴻遍野,卻造成網路影音平台蓬勃發展,「數位結合劇場演出」成為時下產業轉型的重要議題。許仁豪認為,「同時再現」成為直播達成現場性的重要挑戰,如「講座式展演」(Lecture Performance),先以演員進行表演詮釋,而後由觀眾與演出者,在網路平台上即時留言進行議題討論,此種演出手法相較於傳統戲劇展演,缺少了表演的完整性,卻也增添觀演關係錯落的互動與思考。

台灣現代藝文評論隨著七零年代的「蘭陵劇坊」、「雲門舞集」壯大漸漸興起,零星的戲劇評論出現在報刊雜誌上。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提到,九零年代為紙媒文字的發展高端,現今自媒體等新興平台興起,劇評的觀看受眾卻依然以創作者、劇評人、表演藝術相關人士為主,未來發展極需以多元面向拓增觀眾與市場視野。

「是否開放直播演出為劇評對象」也引發熱烈討論。原制度規定,劇評人必須是以「共時共感」的現場演出作為書寫前提,但現今將開放網路直播等「共時不共感」的演出作為主題,引起制度化差異的正反結辯。新型態的文字評論勢必將隨著演出線上化激起二次革新,在快速更迭的新世代中迎向更多挑戰。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