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鄭至娟採訪報導】物體雖然客觀存在,但卻因為人的主觀解釋而有不同的轉譯結果。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舉辦跨領域講座,哲學所楊婉儀副教授與學生分享關於視覺感官上的體驗和刺激,藉由哲學思辨翻轉對視覺的想像;透過大量的藝術畫作,讓學生感受作家想要傳達及觀看者對於事物的實際感受,進而發覺「視覺的想像存在於每個時刻」。
論及視覺的特性及反思,楊婉儀副教授首先對學生提問「我們與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彼此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是整場講座的關鍵核心。楊副教授透過透過許多印象派畫家的作品,破除學生們對於視角上的主觀看法,例如破壞原先知識的概念化,透過不同角度思考,讓學生有更多的創新力,而非單單侷限於畫作本身。她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從不同面向進行思辯;透過視覺的拆解,了解其背後多重向度的可能性。
楊婉儀副教授也剖析人們普遍的視覺感受。她解釋何謂「視覺與距離上的感受」,物體本身因離自己最近,而導致人們無法看清全貌,因此「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看清事物的本體。「視覺針對性」則是因著事物主客體的差異,所造就出不同的對立面。至於「看與看見」,從人們日常生活週遭所發生之事就可以感受出來,例如平常學生行經的長廊大道,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或多或少對於記憶的印象消失,「看不等於看見」,視而不見就是類似的概念。而身歷其境則能解釋「投射與觀看」,即用自己的方式對這個世界有所詮釋。
除了上述普遍對於視覺的感受外,楊婉儀副教授也提出不同觀點。藉由展示畫作,讓學生對於畫的感受性與作者所要傳遞的內容,及視覺上的感受性差異、「經驗」的不同,造成對作品有不同詮釋。而「看不出來這張圖想要傳達什麼?」這是她讓學生思考畫作的意涵時,多數人表達的困惑;畫家在創作的當下,想要呈現的內容可能並非實體面,亦有可能只是個感受或概念而已。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