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遊戲打造漫遊劇場 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

發佈日期: 2020-01-15
【文學院/劇藝系提供】「每個人都能運用藝術思維,轉化日常觀察,建立自己觀點並且能夠創意表達。」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開設「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跨院課程,透過課程讓大學與高雄在地城市連結,城市變教室,學生走入社區親身感受、體驗社區所帶給自己的感受,並透過學習、調查得到的資料進行劇場展演創作。

「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課程從「身體、障礙、城市」出發,一開始便藉活動練習讓學生認識自己,也邀請身心障礙者謝筱君與陳冠華至課堂進行分享,讓學生對於「障礙」有更直接的了解。何怡璉則把昔日高雄的都市核心、同時也是中山學生生活周邊鹽埕埔化為學習的場域,透過「城市遊戲」工作坊的方式,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對平時認知的鹽埕埔再認識,並在一次次的工作坊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培養從情境分析到藝術行動的思考路徑,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並且將自己的想法表達。課程成果將打造移動式劇場,以另類導覽引導觀眾一窺舊鹽埕當年風華,從學生的視角向觀眾訴說鹽埕的過往。

學生從觀察、分析、發想到創作,發展微型城市漫遊劇場,以拓展五感為起始,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將鹽埕介紹給觀眾,將城市變成劇院。「鹽埕」意指曬鹽的地方,過去居民以曬鹽維生,便有學生團隊從「鹽」出發,思考「海之於鹽之於我」,將鹽實體化,用塑膠袋做成的海創造各種型態,讓觀眾身處其中,與鹽埕產生新的連結,演出地點選擇捷運鹽埕埔站出口,任何路過的民眾都能成為觀眾或一同融入。此外,也有學生展現時間流逝,「我追不上時間,時間追不上我。是回憶,是過程,是未知。」帶領觀眾穿梭在鹽埕的巷弄,從導遊的視角去看見時間所留下的痕跡,並讓觀眾反思:時間之於自己,是什麼?特別的是,其中也有組別以大地遊戲方式呈現,觀眾成了演員,化身為戲劇的一部分,穿梭在賊仔市找線索、一路破關,藉此讓觀眾認識賊仔市的歷史與風貌,最後依據破關的結果演出劇情。

課程舉辦「城市遊戲」工作坊,邀請不同領域業師分享交流,例如文化工作者謝一麟的鹽埕文史導覽,帶領學生走訪大小巷弄,直接感受到過去留下的足跡,在導覽中發現鹽埕真正的故事藏在小巷弄裡,並有許多新舊融合,舊地方以新面貌被詮釋。工作坊也邀請後天失明的藝文工作者許家峰帶領學生至駁二藝術特區參展,分享視障者如何「看」展覽;此外也讓學生體驗障礙,透過失去視力在鹽埕街弄間的穿梭,讓學生重新用聽覺、嗅覺、觸覺去認識鹽埕這片土地,也對視障與城市的無障礙空間有了更多的認識與反思。行為藝術家張婷詠則帶領學生以測量、標記和集體迷路等行動,為彼此創造行動的經驗。學生在過程中猶豫、不知所措,進而觀察人與空間所形成的各種時空縫隙,並且學習、練習從自己的觀點,帶領更多人去發現自己與城市的新連結。

「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課程由文學院高教深耕、教學實踐計劃支持。課堂成員來自商管、理工、文院學生、不同年級,何怡璉將單向授課的上課形式改革成學生自主、培養跨科系、跨領域學習合作,訓練學生以身體五感為核心,去擴展自主學習,而非只是被動接受者,同時以經驗式和情境式學習,做中學,用實作產生新的知識。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