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神祕海底世界 台灣海峽宛如「海下墳場」

發佈日期: 2020-01-06
【校園記者林姿樺採訪報導】台灣鄰近海域在二戰時期沉落船艦達上百艘,儼然成為海下墳場。中山大學海洋事務所舉辦講座,邀請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偵防分署偵查員吳培福介紹關於水下文化資產。吳培福表示,這無止盡的海下墳場有著許多珍貴的歷史古文物,待世人一一揭開神秘面紗。

全球最多沉船的海域中,台灣海峽即為其一,特別是澎湖海域,從古迄今的沉船上百艘,包括漁船、商船及戰艦,船上大量的黃金、陶瓷不僅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其沉船背後的歷史與考古價值更為重大。吳培福提到,沉船經常成為有心人士的目標,為了取得寶藏使用炸藥炸開船體,導致水下船隻遭到破壞,因此水下文化資產的記錄、調查和保護更顯為重要。沉船同時也是很好的觀光資源,經由規劃後能成為新的沉船潛水觀光景點,甚至是水下博物館。海洋科學系大三學生張瑋珍表示,演講能幫助大家迅速理解台灣水下文化資產的現況,對於畢業後的出路也更多了一些了解。

吳培福認為,沉船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採取現地保存,會在沉船周圍布線拉出方格網,並且標示歷史文物。二是以出水文物展示的方式置於博物館,且一定得需要經由化學處理,否則長期附著於古文物上的造礁生物出水後會死亡、腐敗,影響古文物的保存及後續處理,而且也相當考驗保存科學能力以及儲藏成本。沉船不僅包含水下考古的部分,還需有法律、文史調查、水下作業技術能力以及深水潛水能力的專業背景能力人士共同協助。吳培福建議學生,若對海下研究感興趣需要考潛水證照,目前缺乏這類人才,期待能有更多人一起投入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的領域。

吳培福同時也是中山的校友,就讀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班時,因為對水下古文物很感興趣,致力寫出台灣第一本關於「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的博士論文,台灣《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也是由海事所長胡念祖起草,吳培福也參與立法過程,因熟稔水下文化,提供不少專業知識促成法案。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