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臨的勞動價值思索 臺日韓港學者跨域共談

發佈日期: 2019-12-05
【西灣學院提供】人工智慧(AI)的出現對世界有顛覆性的影響,面對AI來襲,人類如何重新思考自我,定位自己?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灣岸創生:高雄過渡社區的記憶再現與創新轉型」計畫團隊,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兩天,分別於高雄國際會議中心、中山大學西子樓舉辦「東亞邁向AI時代勞動價值論壇」,聚焦「教育實踐」、「國際案例」及「勞動價值反思」議題,邀請日、韓、港、臺不同領域專家學者交流對話。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教授指出,透過兩天論壇激盪,人的存在和勞動價值,從不同面向、不同案例,不斷地被提出、被審視;置身於AI洪流中,這是人類應正視的課題,也實現了中山大學策辦這場論壇的目的。

論壇中,與會學者發表論題多元,從勞力密集產業談到AI後工作社會,探索面向廣泛。
中山西灣學院游銘仁教授從AI所無法取代的人類特質,談AI在社會創新中的應用;伊藤佳代教授透過京都高台寺機器人觀音,談論在AI衝擊下人類自我探索問題並與首爾大學徐東周教授思考AI時代下重新定義「人」、如何看待未來「人機共存社會」之論題形成呼應;暨南大學梁鎧麟教授則是從高齡長照談AI創新應用與侷限。

面對AI技術進逼,人類的存在價值難道真會被機器人取代?從中山大學外文系黃心雅教授聚焦拉瓦克部落,凸顯原住民工人階級超越現實的美學實踐,強調無法被取代之獨門技藝;企管系羅國棟博士生分享跨域合作木船例子、中山「高雄舊港新灣社區的創新、創業與創生」前草計畫團隊李至昱、吳孟珍博士等人,挖掘草衙耆老生命故事所體察到的實踐智慧,到西灣學院楊士奇教授以「技藝」為線索重拾勞動價值的思考,均不約而同彰顯人或勞動者從技術到技藝的展現,於某一程度可視為置身AI時代中「無法動搖」之獨立存在,藉此拋出AI無法取代哪些人或職業,以及勞動價值提升的問題討論。

論壇最終場則從「產業發展」和「勞工自我認同」兩個面向,聚焦勞動價值的反思。香港中文大學陸德泉教授從後工作社會的斷裂之風險社會評估,談論置身AI時代的個人觀察,陸教授認為,未來社會將進入非常懸殊的社會型態,如何重建生活與勞動的連結、人與社會關係如何定義,為必須嚴肅思索的時代課題。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吳亦昕教授也分享編導《前鎮草衙我家的事》的歷程,以及草衙子弟對在地文化的自我認同的問題。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