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灣畔創作合集 中文系博士生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

發佈日期: 2019-11-06
【中文系提供】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楊大衛參加108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徵選,於學生組古典詩詞類別中,創作15首體裁各異的作品結集《聽濤閣集》,評審評其作品「生動清新」、讚賞他「自是作手」,楊大衛以《聽濤閣集》獲得優選肯定。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文藝創作獎,古典詩詞類別需以絕句、律詩、古體詩、詞、曲等體裁創作。楊大衛的《聽濤閣集》包含2首五言律詩、4首七言絕句、2首七言律詩、2首五言古詩、2首七言古詩、3首詞,為近兩年在西子灣畔創作、整理而成,他也因此將合集命名為《聽濤閣集》。楊大衛作品由日常生活觀察而得,寫景、寫人或活動,例如他描寫庭院的五律〈倚石〉獲評審委員陳慶煌教授點評「既生動又清新」。一首長篇七言轉韻體〈遊愛河燈會〉則被評為「層層緊逼,起伏頓挫,自然屈伸,首尾停勻,自是作手」。

楊大衛表示,他從小便在家中學習詩詞實作,他認為,詩文的學習,需要多年經營累積,才能有所成就。除了熟讀歷代名家作品外,還必須掌握大量的字面、典故,及修辭煉句的技巧,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各種主題,達到生動傳神的效果。楊大衛也研讀歷代的詩論、詞論及重要典籍,建立深厚的文言功底,他提到,古典詩詞不同體裁皆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和藝術特色,他也藉由創作實踐更加深入掌握古人的創作甘苦和藝術成就。

楊大衛認為,切題且精美的詩詞作品,不僅可以顯現精深的學養,也能符合社會對中文實用性的需求;以研究而言,學者本身若有成功的創作實踐,分析古人詩文時更能精闢而深入,進而提出真知灼見,寫出具有價值的學術研究,並能於教學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楊大衛強調,對他來說,創作與研究是相輔相成的,如同學習書法、烹飪,本身有良好的實踐經驗時,對於歷代作品優劣得失便能一目了然。

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楊濟襄表示,現今絕大多數的中文系所,對於古典文學的教學多只停留在「賞析」的層面,對於詩文實作則忽略已久,造成創作的傳統瀕臨斷絕,非常可惜。楊濟襄說,中山中文系保留了書法、詩文創作的珍貴傳統,是一大特色,「這是屬於中文人獨門的專業技藝」,系上鼓勵學生盡情發揮研究或創作的能量,過去也曾舉辦過全國大專聯吟,鼓勵古典詩創作及詩詞吟唱。楊濟襄表示,教育部文藝獎是屬於國家級的文學獎,能夠獲獎十分難得,全系也與有榮焉。她認為中山中文系學風自由,在文學的新潮流中,仍然能保持完整的傳統文化,她也期許未來能有更多人對文學創作與研究有更深的認識。

(公共事務組編修)

【附錄】楊大衛《聽濤閣集》作品選錄

〈倚石〉
偶過小園,風日清淑,水木明瑟,為賦一律

芳園風日好,倚石助清吟。竹韻參差起,花光次第侵。池波澄俗慮,岩翠定禪心。且喜無人境,詩情為爾深。

〈燈畔水仙盛開〉
紅瓷儲就向燈邊,疑對瑤池謫降仙。深淺額黃冰作影,穠纖肌素翠為鈿。
韻清屢伴三更讀,香釅俄成一榻眠。不待醇醪催秀句,春光先自上吟箋。

〈遊愛河燈會〉
交映千虹盪愛河,賞燈士女影婆娑。樓臺夜炫金銀氣,喧鬧猶聞水調歌。
憶昔橋邊觀焰火,諸天花雨繽紛墮。霞光雷射更傳神,千重幻出芙蓉朵。
我今更為看燈來,縱目河濱實快哉。百攤市集爭奇巧……
忽聽周郎謳妙曲,冰弦一拂不勝情。都將別鵠離鸞引,寫入檀槽第幾聲。
酒人座上玉山倒,但聽清謳罷酒兵。好遊尚有未歸客,雙槳舫燈照眼明。

〈口占寄羅子奕平二首〉
羅子多才藝,喜詩詞,余恆引為同道;其復善燒烤、健身舉重,工音律,時以吉他譜新曲,聞者稱善。

其一
羅隱江東夙擅詩,消沉風雅賴扶持。何當晤對擎杯酒,來賞人間絕妙辭。

其二
羨君膂力鼎能扛,妙手郇廚詎有雙。別有風流弦索在,清詞時譜付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