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學術卓越類
系級: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88級
現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教授兼副校長
專長於自動控制與造船輪機工程,近年研究著重於時間延遲系統的分析及控制、智能控制實務與應用。發表多篇重要國際期刊論文,其中包括領域排名前1%及前20%之期刊論文,擁有1項發明專利及8項新型專利。曾任教育部大學及高職52冊海事教材總編輯、獲頒科技部優秀人才獎,2013年參加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榮獲兩面金牌。長期深耕海事教育,擔任108年教育部新一代海事教育實習船建造計畫總召集人,引領台灣海事教育前進。
【校友服務中心提供】俞克維五專電子科畢業後,考進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運輸系,因為對電子電機有濃厚的興趣,選擇雙主修,大三時考上研究所直升碩士,「結果兩個雙主修學位都沒有拿到!」他幽默地笑說。碩士主修輪機自動控制,進入中山電機系博士班後接觸到控制工程,求學歷程跨海洋與電機領域,培養出跨領域的學習與素養。
跨域學習與多元能力應用,是21世紀人才培育關鍵能力之一,俞克維以自身的學習過程印證,學過電子、電機、航海的他,將三者融合在一起,應用在海事領域,用不同的角度切入問題,往往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方式。他舉例說明,「通訊」是電子電機領域裡一個普通的技術,但進行海洋通訊時,就會產生不同於陸地上的困難,例如,從海平面上發射訊號,會因海面波動導致收訊不穩,此時便需結合兩種知識,應用到海洋專長,想辦法讓訊號平台在海中穩定下來,才能解決訊號問題。
提及最熟悉的海洋領域,俞克維說,和20年前相比,國人對海洋的認識尚有著一大段距離,也依然心存畏懼,家長會避免子女就讀海洋相關科系,因此海洋仍屬弱勢學科。然而,對長期接觸海洋的人來說,它是一個特殊、有發展潛力的領域,只有長期投入在海洋專業,才能晉升海洋產業需要的高階管理人才。如同各行各業,累積足夠的知識與經驗,方有實力承擔職場的挑戰與甜美的成果。
除了海事教育,海洋科學、海洋生態也是海洋教育的一環,俞克維表示,海洋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森林是地球的肺,海洋就是地球的腸胃。南極蝦體內已發現塑膠微粒便可說明海洋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利用專業改善海洋環境,是刻不容緩的課題,他除了長期推廣海洋保護觀念,也努力創造一個更親近海洋的環境,兩個兒子就讀海洋相關科系,父子三人皆投入海洋領域,為台灣海洋發展貢獻力量。
俞克維現任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該校於2018年由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三校合併成立,肩負學術單位與行政單位組織重整的重大任務,俞克維坦言,是件非常艱難且耗時耗力的工程。三校原本已有長期獨立運作的系統,文化與制度上的差異,整合成單一系統時,運作複雜困難。走過一年半的磨合期,他強調釐清治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規則要先談清楚,千萬不要穿著衣服改衣服。」另一方面,從學校長期發展來看,高科大合併學科互補,跨領域合作提升學校科研成果的綜效則已逐漸顯現。
身為博士班校友,對於台灣近年博士生銳減及博士班減招的情況,俞克維認為必須正視高階人才流失的問題,頂尖大學要堅持培育高階人才的使命。政府的角色應做好產業人力評估,確定研發型人才和規模,發展重點博士班,持續培養高階研發人力,延續台灣研究的命脈。
回憶求學時光,俞克維最懷念的是全力投入讀書研究的日子,累了躺沙發椅倒頭就睡,醒了,蓬頭垢面坐到電腦前面繼續忙。「前方有一個目標支持著自己,全然的投入研究,再怎麼苦都可以撐下去。當你喜歡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不斷的去追求、深化、完美它。」
俞克維鼓勵年輕人多方探索自己的興趣,即使一時尚未找到興趣相符的領域,不要斷然否定或排斥,先花一些時間深入瞭解。每個行業都有頂尖的領域,冷門的科系,也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找到自己的興趣,做到一百分,如果這個不是你的興趣,也找出可以讓它變成一百分的原因。」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