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洪振維採訪報導】Ilha Formosa!美麗的台灣四面環海,身為海洋國家卻不親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舉辦「從公共視角看海洋國家」論壇,首場論壇以「傾聽海洋的聲音」為題,邀請公共電視董事長陳郁秀引言,並與中山大學海科院各領域學者座談,帶領現場與會者反思台灣的驕傲與哀愁,也更深入了解現今世界所面臨到的海洋難題。
「壓縮的空間和壓縮的時間孕育出『鑽石台灣』」,陳郁秀首先以台灣豐富的自然環境、歷史、人文點出了台灣多元性生態、多元性歷史的特點。壓縮的空間指的是台灣從海洋到山林、從平地到高山的豐富地理環境,孕育了極多樣的生物物種;壓縮的時間則是台灣現代文明的變遷,相對於西方長期的文明養成,台灣僅在短短數百年間便達成了現在的樣貌。除了說明台灣文化的獨特性之外,陳郁秀也分享如何向世界展示台灣特色,她舉例,世界聚焦高雄世運時,台灣便呈現以蝶魚為意象所創作的舞蹈,而常有國際頂尖藝術家登台的兩廳院,則特地以高科技打造蘭花牆和蕨類牆,在在展現台灣「蝶魚王國」、「蕨類王國」美譽,她認為,除了讓世界看見台灣,更該由台灣人拾起這些驕傲。
陳郁秀認為台灣是非常美的島嶼,她坐飛機俯瞰台灣時發現,綠色的台灣與藍色的大海之間,海陸交界呈現美麗的青色,她稱之為「台灣青」,除了象徵台灣之美,也意味著台灣與海洋密不可分的連結。陳郁秀也表示,台灣雖為海洋國家,但因過去鎖國、戒嚴下的教育政策「讓我們不親海」,現在希望用教育重新擁抱海洋。
「從公共視角看海洋國家」論壇就減碳、酸化、海洋污損、海下聲納技術、水下資產、生物保育、永續港口等面向討論海洋議題。「海岸濕地其實就是台灣青」,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楊磊說明,任何形式的碳儲存在海洋中便是「藍碳」,由於海洋水體吸收太多的碳會造成海洋酸化,而海岸濕地對碳的吸收會固定在沈積物內,達到碳匯的效果。楊磊也分析了台灣不同種類的溼地吸收碳的異同還有其保育的狀況與困境,他也以聯合國建議的藍碳足跡,來呼籲努力永續保護海洋濕地的重要性。
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雷漢杰提到,台灣是世界上少數固定監視海洋酸化超過20年的觀測點之一,他細細說明了數百年來的海洋酸鹼值,工業時代到現在,乃至2050年預測海水酸鹼度酸化程度日益加劇,用不同年代酸鹼度的海水養殖蛤蜊,很明顯可見海水酸化對生物成長帶來多麽巨大且負面的影響。除了海水酸化引發的生態衝擊,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副教授林秀瑾也提出海洋污損防治的重要性,她提到,美國每年花費超過57億美金來控制海洋污損的發生,特別是船隻航運時附著其下的海洋生物,對於船隻的阻力、燃料花費、時間都造成巨大的耗損,科學家也研究是否有船舶表面塗料能夠防止海洋生物附著,但又不造成海洋污染,從化學、物理、生物等不同層面來尋找解決的最佳辦法。
「聲音之於海洋,就像光之於陸地」,聲納收錄的聲音讓人恍如浸淫於神秘海洋,海下科技研究所副教授邱永盛說明,海洋生物在光線難以傳播的大海,需用聲音來建構世界,可憑聲音判斷其他生物距離、大小。邱永盛也說明聲納對科學研究的應用,除了潛艇偵測以外,聲納對於聲學監測網絡和魚群動態監視也有相當的影響。海洋科學系教授陳孟仙則研究台灣中華白海豚,她說,中華白海豚為台灣近海可觀測到的珍貴物種,從一些實驗當中可以得知中華白海豚在該生態系中為較高階物種,以「傘護種」概念而言,保護高階物種的同時,也能同時對較低階物種提供保護傘。陳孟仙提到了在過去幾年中華白海豚數量的減少和保育的解決方法,期待人們認知且體認到保育珍貴物種的困難和重要性。
海洋資源也是重要議題,論壇中海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劉子銘提到,台灣普遍認為海下資源仍然侷限於珊瑚礁等刻板印象,但海洋中的水下資產其實涵蓋甚廣,鐵達尼號打撈便開啟水下考古先例。劉子銘提到,達悟族是唯一具有鍛銀技術的少數民族,但不產銀的蘭嶼為何會有「銀盔」的出現?原來是由於16、17世紀時,西班牙的船隊旅經蘭嶼外海發生海難,意外讓原住民發現了銀幣,而發展出了打造銀器的文化。劉子銘說,中山大學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也期待,有更多台灣人民正視且學習台灣水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中山大學與海比鄰,隨時可以數著高雄港進出的船隻暢想,這艘船從哪來、載了什麼、往哪去。現代科技發達,從網頁甚至可直接看到同一時間、不同港口的船舶動態,港口規模、船隻數量一覽無遺,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曉筠表示,人們生活中有90%的物品皆藉由海運轉運,因此看「港」可以發現港的發展與人文、建設、經濟、生態息息相關。她研究,世界每個港口發展初始過程相似,有些發展繁榮,有些沒落,她也思考什麼樣的形式可以平衡發展,使之永續經營。陸曉筠舉例,國外曾有港口城市教材便以「港」為主,自然、數學等任何學問皆由「港」相關事物作為單位或範例,人民從小就對「港」熟悉。她也呼籲,高雄身為港都城市,在教育上面可以更著重在認識「港」、學習「港」,讓「港」來教導與她共存共榮的市民。
(公共事務組編修)